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及其对硫酸盐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4
作者
王维奇 [1 ,2 ,3 ]
曾从盛 [1 ,2 ,3 ]
仝川 [1 ,2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
[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潮汐盐湿地; 甲烷产生; 底物; 硫酸盐; 盐分;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1.005
中图分类号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综述了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及其对硫酸盐还原过程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除竞争性底物醋酸和二氧化碳/氢气外,甲胺、三甲胺、甲醇和甲硫氨酸等非竞争性底物同样十分重要;潮汐盐湿地甲烷产生潜力较低;硫酸盐对甲烷产生抑制作用明显;底物、硫酸盐浓度、温度与pH值均对硫酸盐抑制甲烷产生过程产生影响,此外,潮汐、盐分、菌种数量与活性也是影响甲烷产生过程主要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水、盐梯度及外来植物入侵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J].
王维奇 ;
曾从盛 ;
仝川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4) :481-486
[2]   控制湿地甲烷产生的主要电子受体研究进展 [J].
王维奇 ;
曾从盛 ;
仝川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300-306
[3]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J].
仝川 ;
闫宗平 ;
王维奇 ;
曾从盛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26-832
[4]   不同电子受体及盐分输入对河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的影响 [J].
曾从盛 ;
王维奇 ;
仝川 .
地理研究, 2008, (06) :1321-1330
[5]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J].
杨红霞 ;
王东启 ;
陈振楼 ;
陈华 ;
王军 ;
许世远 ;
杨龙元 .
地理科学, 2007, (03) :408-413
[6]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J].
丁维新 ;
蔡祖聪 .
地理科学, 2002, (05) :619-625
[7]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排放对比研究 [J].
王德宣 ;
吕宪国 ;
丁维新 ;
蔡祖聪 ;
王毅勇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0-503
[8]   厦门东屿白骨壤林土壤甲烷的产生量、氧化量、传输率与库量 [J].
叶勇 ;
卢昌义 ;
林鹏 .
台湾海峡, 2001, (02) :236-244
[9]   长春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量的估算研究 [J].
闫敏华 ;
华润葵 ;
王德宣 ;
马学慧 .
地理科学, 2000, (04) :386-390
[10]   海南海莲红树林土壤CH4的产生及其某些影响因素 [J].
卢昌义 ;
叶勇 ;
林鹏 ;
黄玉山 ;
谭凤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 (06)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