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

被引:7
作者
张幼文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世界经济学; 要素流动; 全球化经济; 要素收益; 价值链分工;
D O I
10.13516/j.cnki.wes.2020.07.001
中图分类号
F11-0 [世界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使世界经济成为全球化经济,为世界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创造了客观条件。国际直接投资的本质是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要素流动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的微观基础。以要素流动为基础理论,世界经济学可建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微观分析包括:要素流动原理、跨国公司作用、价值链分工内涵、要素流动市场特征、贸易投资融合发展、要素合作下的收益分配、要素升级改变国际分工地位。宏观分析包括:GDP统计的真实意义、经济增长新机制、双边贸易不平衡规律、发展中国家的新发展道路、国别经济与跨国公司双层格局、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框架可为世界经济学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135 +13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21]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全球化经济的运行机制——世界经济学的分析起点与理论主线 [J].
张幼文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12) :3-11+124
[22]   要素收益差异、贸易分工与“比较收益悖论” [J].
黎峰 .
当代财经, 2015, (09) :86-98
[23]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流动研究述评 [J].
马飒 .
对外经贸, 2015, (05) :4-6
[28]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规律、动因与影响 [J].
马飒 .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01) :3-9+87
[30]   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 [J].
陈钧浩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11) :3-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