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岩溶泉岩溶发育特征综合研究

被引:2
作者
肖军
赵景波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黄土岩溶泉; 岩溶作用; 发育特征; 综合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134 [岩溶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进一步查明黄土地下水岩溶作用的强弱与变化规律,我们于2004年6月到2005年6月对长安县杨万村黄土岩溶泉进行了每月2次的观测,实验结果显示:杨万村岩溶泉pH值变化在6.89~7.38之间,年均值为7.12,具弱碱性特点;电导率变化在634.36~758.27μs.cm-1之间,年均值为681.61μs.cm-1。从当年6月到次年6月,黄土岩溶泉pH值在总体上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规律,电导率呈现降低—升高的变化规律,pH值波动性较大。岩溶泉水的pH值和电导率受降水量、水温和CO2含量高低控制。水温、降水量和CO2含量高的夏、秋季,pH值小、电导率大;水温、降水和CO2含量低的冬、春季,pH值大、电导率小。由岩溶泉水的pH值和电导率大小变化得知,夏、秋季该泉岩溶作用强,冬、春季岩溶作用弱。与镇安渔洞河灰岩岩溶泉相比,黄土岩溶泉流量稳定、pH值低、电导率高,且pH值、电导率日变化显著。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两地岩溶水的补给方式不同,黄土岩溶泉水具有典型地下水的特征,以薄膜水缓慢补给为主,而渔洞河岩溶泉以管道和重力水快速补给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理初探 [J].
曹建华 ;
袁道先 ;
潘根兴 ;
林玉石 .
地学前缘, 2001, (01) :203-209
[12]   西安灞河流域现代岩溶作用与CO2吸收量 [J].
赵景波 ;
袁道先 ;
席临平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67-373
[13]   表层岩溶生态系统碳循环特征研究 [J].
何师意 ;
潘根兴 ;
曹建华 ;
陶于祥 ;
滕永忠 .
第四纪研究, 2000, (04) :383-390
[14]   岩溶动力系统中的元素迁移 [J].
蒋忠诚 .
地理学报, 1999, (05) :438-444
[15]   岩溶动力系统水化学动态变化规律分析 [J].
刘再华 ;
袁道先 ;
何师意 .
中国岩溶, 1999, (02) :3-8
[16]   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中大气CO2动态及环境意义 [J].
曹建华 ;
潘根兴 ;
袁道先 ;
何师意 ;
林玉石 .
地质论评, 1999, (01) :105-111
[17]   土壤中的CO2及其对岩溶作用的驱动 [J].
刘再华 ;
何师意 ;
袁道先 ;
赵景波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8, (04) :44-47
[18]   陕西镇安、旬阳岩溶泉的成分变化与岩溶发育特征 [J].
赵景波 .
中国岩溶 , 1996, (04) :75-80
[19]   桂林岩溶水文地质试验场岩溶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 [J].
刘再华 .
中国岩溶, 1992, (03)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