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定年及火山砾石地球化学:对大别灰色片麻岩隆升和中生代地层格架的约束

被引:30
作者
王岳军
范蔚茗
郭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砾岩层; K-Ar年代学; 地球化学对比; 晚中生代; 隆升剥蚀; 北淮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北淮阳晚中生代火山岩的野外调查和K-Ar定年结果表明,该区发生过两期火山喷发作用:主要分布于金寨、鲜花岭和毛坦厂地区的原毛坦厂组火山岩,形成于149~138 Ma;主要分布于舒城一带的原晓天组火山岩K-Ar年龄为132~116Ma。两者之间为含灰色片麻岩、榴辉岩和火山岩砾石的火山沉积砾岩层.砾岩层内火山砾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毛坦厂组火山岩一致,而有别于晓天组火山岩.该砾岩层于 138~132 Ma堆积而成,暗示 135 Ma前后北大别灰色片麻岩已从中上地壳折返至地表接受剥蚀,成为北淮阳中生代沉积盆地的重要蚀源区.结合北淮阳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特征,将该区中生代沉积地层依次划分为防虎山组(>160 Ma)、圆筒山组(三尖铺组中下部,约 160~149 Ma?)、毛坦厂组(周公山组/三尖铺组上部/凤凰台组,约 149~135 Ma,顶部为砾岩层)、晓天组(白大畈组/黑石渡组,底部为砾岩层,135~116Ma).
引用
收藏
页码:1528 / 15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大别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折返隆升的地层学证据——毛坦厂组榴辉岩砾石的启示
    李双应
    岳书仓
    王道轩
    刘因
    王清晨
    李任伟
    孟庆任
    金福全
    [J]. 地质论评, 2002, (04) : 345 - 352+449
  • [2] 大别-苏鲁造山带碰撞后的岩石圈拆离
    李曙光
    黄方
    李晖
    [J]. 科学通报, 2001, (17) : 1487 - 1491
  • [3] 大别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至地表的时间下限:大别山北麓晚侏罗世砾岩中发现榴辉岩砾石
    王道轩
    刘因
    李双应
    金福全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1, (14) : 1216 - 1220
  • [4] 合肥盆地花岗岩砾石的同位素年代学示踪
    刘少峰
    张国伟
    张宗清
    苏尚国
    [J]. 科学通报, 2001, (09) : 748 - 753
  • [5] 大别地块北缘侏罗系花岗岩类砾石的Rb-Sr年代学特征
    李忠
    李任伟
    孙枢
    张雯华
    [J]. 科学通报, 2001, (07) : 582 - 585
  • [6] 合肥盆地碎屑石榴石组成及其对源区恢复和地层对比的意义[J]. 李任伟,李忠,江茂生,孙枢,金福全,张文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 [7]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刘贻灿,徐树桐,李曙光,江来利,吴维平,陈冠宝,苏文.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 [8] 合肥盆地三尖铺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王道轩
    金福全
    谢宪德
    刘因
    [J]. 地层学杂志, 2000, (03) : 236 - 242
  • [9] 大别山北麓侏罗系大理岩砾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李任伟
    江茂生
    李忠
    孙枢
    金福全
    张雯华
    [J]. 岩石学报, 1999, (04) : 623 - 629
  • [10] 大别造山带岳西沙村镁铁-超镁铁岩体的锆石U-Pb年龄
    葛宁洁
    侯振辉
    李惠民
    陈江峰
    刘斌
    阮俊
    秦礼萍
    [J]. 科学通报, 1999, (19) : 2110 -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