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黔交界地区玄武岩铜矿蚀变分带和有机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5
作者
李厚民
毛景文
张冠
徐章宝
高宏光
张长青
王登红
许虹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3] 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蚀变分带; 有机包裹体; 铜矿; 玄武岩; 油气藏; 云南;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滇黔交界地区的峨眉山玄武岩铜矿中除了发现大量沥青外,还在与沥青共生的石英中发现了由液态烃、固体沥青和气相组成的有机包裹体,表明沥青直接来自石油。在钻孔柱状剖面图上,矿化蚀变具有自下而上依次为辉铜矿化、沥青化和自然铜矿化的分带性,且沥青和自然铜的分布位置大体一致,表明自然铜矿化与沥青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表明:本区曾发育过古油气藏,该古油气藏不仅为铜矿化提供了储集空间,而且导致了上为自然铜、下为辉铜矿的铜矿化空间分带,自然铜矿化与古石油的强还原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26 / 10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辽河断陷盆地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有利成藏条件分析 [J].
刘诗文 .
特种油气藏, 2001, (03) :6-9+110
[12]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 [J].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27-29+33
[13]   塔里木盆地北部沥青、干酪根Pb-Sr-Nd同位素体系及成因演化 [J].
张景廉 ;
朱炳泉 ;
张平中 ;
涂湘林 ;
刘菊英 ;
刘颖 ;
施泽恩 ;
张宁 .
地质科学, 1998, (03) :56-63
[14]   楚雄盆地铜、膏盐、有机矿床组合地球化学 [J].
冉崇英 ;
张智筠 ;
庄汉平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3-5
[15]   四川盆地西南部上二叠统玄武岩含气性研究 [J].
宋文海 ;
庞家黎 .
天然气工业, 1994, (05) :11-15+94
[16]   周1井二叠系玄武岩储层评价 [J].
牛善政 ;
庞家黎 .
天然气工业, 1994, (05) :20-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