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与就业身份选择——基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京就业者的比较

被引:7
作者
郭琳 [1 ]
刘永合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流动劳动力; 人力资本; 就业身份选择;
D O I
10.14132/j.2095-7963.2011.01.019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利用2006年"北京市1‰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分别考察来自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在京流动劳动力的就业身份构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人力资本对流动劳动力不同就业身份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对改善其就业身份有显著正面影响;受教育年限和健康状况对中西部地区流动劳动力更为重要,对流动劳动力成为雇主的正向影响明显高于来自东部地区者。据此认为,在提升劳动力人力资本之外,针对流动劳动力的系统性边缘化制度安排需要打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关于中国社会流动与地位获得的研究综述 [J].
刘群 .
理论导刊, 2007, (09) :97-100
[2]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 [J].
翟振武 ;
段成荣 ;
毕秋灵 .
人口研究, 2007, (02) :30-40
[3]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谢正勤 ;
钟甫宁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8) :28-32+79
[4]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和障碍 [J].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和流动课题组 .
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6 (15) :50-52
[5]   市场转型时期农村迁移女性的职业地位获得——对五城市流动人口移民社区的研究 [J].
侯慧丽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5, (01) :15-21
[6]   性别人力资本理论 [J].
潘锦棠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3) :94-104
[7]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 [J].
边燕杰 ;
张文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2) :77-89+206
[8]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 [J].
李培林 .
社会学研究, 1996, (04) :42-52
[9]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白南生主编, 2006
[10]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朱农,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