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甘薯的分布、特点与资源利用

被引:24
作者
米谷 [1 ]
薛文通 [1 ]
陈明海 [1 ]
杨慧玲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2] 河北省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甘薯; 分布; 品种; 特点;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08.06.087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介绍了甘薯的形态特征、分布、产量及甘薯的品种、特点和资源利用;并归纳列举了12个具体品种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引用
收藏
页码:324 / 3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甘薯的实用价值及在我国发展前景分析 [J].
崔坤 ;
王晓梅 ;
宋丽润 ;
周清林 ;
刘玉兰 .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03) :63-65
[2]   优质食用甘薯新品种徐薯23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J].
马代夫 ;
李秀英 ;
李洪民 ;
谢逸萍 ;
李强 ;
王欣 .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1) :42-43
[3]   甘薯名优品种简介 [J].
肖利贞 .
农家参谋, 2007, (02) :9-9
[4]   我国甘薯加工业的发展现状概述 [J].
何伟忠 ;
木泰华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6, (11) :176-180
[5]   甘薯的营养价值、主要用途及高产栽培技术 [J].
王素霞 ;
张勇跃 ;
刘清民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6, (10) :25-26
[6]   甘薯品种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J].
蔡南通 ;
翁定河 ;
颜明娟 ;
杨立明 ;
邱永祥 ;
郭其茂 .
福建农业学报, 2006, (03) :194-197
[7]   高淀粉甘薯品种资源的鉴定筛选与利用评价 [J].
颜学明 ;
戴清堂 ;
王尔惠 ;
徐怡 .
杂粮作物, 2006, (01) :14-16
[8]   不同用途甘薯品种的选育 [J].
刘伟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1) :72+105-72
[9]   优质专用甘薯新品种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J].
张松树 .
河北农业科学, 2005, (04) :94-97
[10]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 [J].
谭西贵 ;
马代夫 .
农业科技通讯, 2005, (09) :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