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浅析

被引:56
作者
赵民 [1 ,2 ]
张晓宝 [1 ]
吉利明 [1 ]
张功成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琼东南盆地; 构造演化; 传递带;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琼东南盆地为一新生代含油气盆地。通过对南海扩张、红河断裂及太平洋板块等琼东南盆地区域构造演化主控因素的分析,结合其内部层序及断裂特征将琼东南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分为晚白垩世—晚渐新世多幕裂陷、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区域热沉降和晚中新世以来的新构造3大构造演化阶段。在构造演化基础上分别探讨了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与烃源岩、储盖层及其圈闭形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出琼东南盆地中部构造调节区域(崖北凹陷、松西凹陷、陵水低凸起、松涛凸起、陵水凹陷、松南凹陷、中央低凸起及北礁凹陷)为琼东南盆地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494 / 50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伸展构造体系中传递带的控砂作用——储层预测的新思路 [J].
王家豪 ;
王华 ;
肖敦清 ;
韦阿娟 ;
廖远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19-25
[2]   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 [J].
谢文彦 ;
张一伟 ;
孙珍 ;
姜建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71-78
[3]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分布规律 [J].
陶维祥 ;
何仕斌 ;
赵志刚 ;
丁放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6) :554-559
[4]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裂陷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 [J].
李绪宣 ;
钟志洪 ;
董伟良 ;
孙珍 ;
王良书 ;
夏斌 ;
张敏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713-721
[5]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闫义 ;
夏斌 ;
林舸 ;
刘宝明 ;
阎贫 ;
李忠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53-61
[6]   南海形成演化探究 [J].
谢建华 ;
夏斌 ;
张宴华 ;
王喜臣 .
海洋科学进展, 2005, (02) :212-218
[7]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J].
李绪宣 ;
朱光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1) :1-7
[8]   琼东南盆地东部低位体系域的时空组合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J].
魏魁生 ;
楚美娟 ;
崔颖凯 ;
沈华 ;
梁建设 ;
杨国忠 ;
刘铁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50-655
[9]   南中国海成因:右行拉分作用与左行转换挤压作用交替 [J].
许浚远 ;
杨巍然 ;
曾佐勋 ;
ZviBEN-AVRAHAM ;
李通艺 ;
李兆麟 ;
Christophe BASILE ;
张凌云 .
地学前缘, 2004, (03) :193-206
[10]   传递带及其在砂体发育中的作用 [J].
陈发景 ;
贾庆素 ;
张洪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