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赤眼鳟生长和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郑惠芳 [1 ]
夏中生 [1 ]
林岗 [2 ]
李秀珍 [2 ]
徐开望 [1 ]
张世举 [1 ]
机构
[1]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 广西老科协科嘉养殖实验场
关键词
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 蛋白质; 脂肪; 生长性能; 鱼体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 [淡水鱼];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采用3×3因子试验设计,配制9种试验饲料,研究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31%、37%和43%)和脂肪水平(3.5%、5.5%、7.5%)对平均体重为5.49 g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鱼种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实验选取赤眼鳟鱼种810尾,随机分成9组,每组2个重复,饲养期6周。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和脂肪的交互作用对赤眼鳟的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饲料系数影响显著(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7%、脂肪水平为3.5%时赤眼鳟特定生长率最大,饲料系数最低。随着特定生长率的升高,赤眼鳟的肥满度和肌肉蛋白质的含量升高;赤眼鳟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均随着饲料中可消化能的增加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赤眼鳟鱼种配合饲料适宜钙磷水平及其比例的研究 [J].
郑惠芳 ;
夏中生 ;
黄凯 ;
覃志彪 ;
花维鲜 ;
苏张群 .
淡水渔业, 2007, (05) :45-49
[2]   赤眼鳟鱼种饲料营养配比试验 [J].
郑惠芳 ;
覃志彪 ;
夏中生 ;
陈勇棠 ;
符喜锡 .
中国水产, 2006, (09) :59-61
[3]   赤眼鳟生物学特性研究 [J].
向建国 ;
何福林 .
淡水渔业, 2006, (03) :38-40
[4]   赤眼鳟的繁殖生物学 [J].
龙光华 ;
林岗 ;
胡大胜 ;
李秀珍 ;
刘坚红 .
动物学杂志, 2005, (05) :28-36
[5]   赤眼鳟养殖技术之三 野生赤眼鳟驯养试验 [J].
龙光华 ;
胡大胜 ;
刘坚红 ;
林岗 ;
李秀珍 .
中国水产, 2005, (08) :28-30
[6]   赤眼鳟养殖技术之二 赤眼鳟池塘主养高产技术 [J].
杨华莲 ;
林勇 .
中国水产, 2005, (08) :26-28
[7]   替代蛋白源在赤眼鳟配合饲料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J].
吴志华 ;
潘庆 ;
何芬 .
内陆水产, 2005, (03) :36-37
[8]   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红姑鱼生长和鱼体组成的影响 [J].
刘永坚 ;
刘栋辉 ;
田丽霞 ;
冯健 ;
梁桂英 ;
杜震宇 .
水产学报, 2002, (03) :242-246
[9]   中华鲟幼鲟蛋白质营养最适需要量 [J].
陈喜斌 ;
庄平 ;
曾翠平 ;
游文章 ;
赵京扬 .
中国水产科学, 2002, (01) :60-64
[10]   南方鲇的营养学研究: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 [J].
张文兵 ;
谢小军 ;
付世建 ;
曹振东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6) :6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