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的繁殖生物学

被引:29
作者
龙光华
林岗
胡大胜
李秀珍
刘坚红
机构
[1]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 广西老科协科嘉养殖实验场
关键词
赤眼鳟; 繁殖; 生物学;
D O I
10.13859/j.cjz.2005.05.005
中图分类号
Q492 [生殖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1 ;
摘要
对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的性腺发育、性征、繁殖力、性比、繁殖习性、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进行了研究。赤眼鳟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繁殖季节为4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5~7月为盛产期。网箱饲养已达性成熟年龄的赤眼鳟性腺成熟系数大于池养及江河野生的。其相对繁殖力为252.8粒/g,高于池养者31.05%,高于野生鱼28.0%。雄鱼体形比雌鱼长,成熟雄鱼在繁殖季节胸鳍具有颗粒状珠星,非繁殖季节珠星消失。雌雄比接近1∶1。赤眼鳟属敞水性产卵类型,为不分批产卵鱼类。广西江河的赤眼鳟天然产卵场有11处,主要分布于郁江,左江和右江各有1处。在水温28~28.5℃的情况下,自受精到孵化所需时间为16 h 10 min,积温453℃.h。鱼苗经17 d发育,鳞片完全,体形、习性与成鱼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西江河渔业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J].黄赤;秦炜章;林裕安;周解;.广西水产科技.2002, 04
[2]  
广西江河渔业自然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J].黄赤;秦炜章;林裕安;周解;.广西水产科技.2002, 04
[3]   赤眼鳟的生物学简述 [J].
罗泉笙 ;
郑光帼 .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2) :116-122
[4]   广西鲮鱼的生物学及其养殖 [J].
Th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Kwangsi Chuang Autonomous Region .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 (04) :449-470
[5]  
鱼类生态学.[M].叶富良;张健东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M].刘建康;何碧梧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7]  
广东淡水鱼类志.[M].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8]  
广西淡水鱼类志.[M].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等 编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