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朗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25
作者
庞振山 [1 ]
杜杨松 [2 ]
王功文 [2 ]
曹毅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普朗复式岩体;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中甸岛弧; 印支期; 俯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根据接触关系和岩石特征将普朗复式岩体划分为3个阶段的侵入岩,由早至晚分别为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侵入岩形成于221~206Ma之间,形成于印支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富硅、高铝、低碱且相对富钠,由早至晚岩石向富硅、富碱、高钾、低铝、低钙镁的方向演化。Cs、Rb、K、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在岩石中明显富集,Y、Hf、Zr、Ti、Nb、Ta等较不活泼的高场强元素(HFS)则在岩石中相对亏损,岩石显示负的Nb异常和高的正Pb异常,表明岩浆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且地壳物质参与了岩浆作用过程。结合Nd同位素测试结果,认为不同阶段的侵入岩为同源岩浆演化和侵入作用的结果。通过构造环境图解判别,斑岩体形成于主动大陆边缘的火山弧构造环境,是洋壳沿甘孜-理塘海沟向西俯冲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31 / 5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IS的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三维成矿预测 [J].
王功文 ;
郭远生 ;
杜杨松 ;
范玉华 ;
郭欣 ;
庞振山 ;
陈建平 .
矿床地质, 2007, (06) :651-658
[2]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J].
王守旭 ;
张兴春 ;
秦朝建 ;
石少华 ;
冷成彪 ;
陈衍景 .
地球化学, 2007, (05) :467-478
[3]   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特征及成矿模型附视频 [J].
李文昌 ;
曾普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36-446
[4]   滇西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理初探 [J].
王守旭 ;
张兴春 ;
冷成彪 ;
秦朝建 .
矿床地质, 2007, (03) :277-288
[5]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床地质特征 [J].
范玉华 ;
李文昌 .
中国地质, 2006, (02) :352-362
[6]   云南普朗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岩石学及年代学特征 [J].
曾普胜 ;
李文昌 ;
王海平 ;
李红 .
岩石学报, 2006, (04) :989-1000
[7]   滇西北普朗斑岩铜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意义 [J].
曾普胜 ;
侯增谦 ;
李丽辉 ;
屈文俊 ;
王海平 ;
李文昌 ;
蒙义峰 ;
杨竹森 .
地质通报, 2004, (11) :1127-1131
[8]   GeoKit:一个用VBA构建的地球化学工具软件包 [J].
路远发 .
地球化学, 2004, (05) :459-464
[9]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造山带演化和成矿系统 [J].
侯增谦 ;
杨岳清 ;
曲晓明 ;
黄典豪 ;
吕庆田 ;
王海平 ;
余金杰 ;
唐绍华 .
地质学报, 2004, (01) :109-120
[10]   滇西北中甸斑岩及斑岩铜矿 [J].
曾普胜 ;
莫宣学 ;
喻学惠 ;
侯增谦 ;
徐启东 ;
王海平 ;
李红 ;
杨朝志 .
矿床地质, 2003, (04) :3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