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流转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15
作者
王桂民 [1 ]
陈聪 [2 ]
曹光乔 [2 ]
易中懿 [1 ,3 ]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2]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 流转,时空特征; 因素分解; LMDI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耕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关键。分析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2008?2014年间中国省域耕地流转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中国耕地流转面积累计增长了1.96?107 hm2,增长2.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4.40%,京津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活跃或优势农业产区的耕地流转发展较快。2)经济因素、农民增收因素、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期内农机化累计效应促进耕地流转率提高18.16%,经营意愿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区域之间4个分解因素的累计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经济效应促进了华东与华南地区耕地流转率的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主要促进了华东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农机化效应促进了大部分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10%以上,但华南与西南地区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 [J].
高佳 ;
李世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8) :23-29
[2]   不同主体功能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差异分析——基于湖北省528份农户调查数据 [J].
王鹏飞 ;
朱兰兰 ;
蔡银莺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6) :12-18
[3]   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 [J].
邵景安 ;
张仕超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36-649
[4]   丘陵区土地流转与整治联动下的资源整合及价值变化 [J].
张仕超 ;
魏朝富 ;
邵景安 ;
李治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2) :1-17
[5]   我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岳婷 ;
龙如银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11) :57-61
[6]   基于LMDI模型的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解 [J].
刘玉 ;
高秉博 ;
潘瑜春 ;
任旭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1) :1-10
[7]   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分析——基于重庆市1096户农户的调查 [J].
王兆林 ;
杨庆媛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8) :67-74
[8]   中国工业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附视频 [J].
刘睿劼 ;
张智慧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 (12) :244-248
[9]   耕地流转中过度“非粮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J].
杨瑞珍 ;
陈印军 ;
易小燕 ;
方琳娜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2, 33 (03) :14-17
[10]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J].
黄辉玲 ;
吴次芳 ;
张守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6) :24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