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流转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15
作者
王桂民 [1 ]
陈聪 [2 ]
曹光乔 [2 ]
易中懿 [1 ,3 ]
机构
[1]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2]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 土地利用; 模型; 耕地; 流转,时空特征; 因素分解; LMDI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耕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关键。分析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作用及影响强度,识别其主导因素,对促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积极意义。该文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方法(logarithmic mean weigh Division index method,LMDI)建立因素分解模型,定量评价并对比分析2008?2014年间中国省域耕地流转变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4年,中国耕地流转面积累计增长了1.96?107 hm2,增长2.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24.40%,京津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等经济活跃或优势农业产区的耕地流转发展较快。2)经济因素、农民增收因素、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农机化因素对耕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最大,研究期内农机化累计效应促进耕地流转率提高18.16%,经营意愿因素对耕地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区域之间4个分解因素的累计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经济效应促进了华东与华南地区耕地流转率的显著提高,农民增收效应主要促进了华东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农机化效应促进了大部分地区耕地流转率提高10%以上,但华南与西南地区相对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Negative-value problems of the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decomposition approach[J] . B.W. Ang,Na Liu.Energy Policy . 2006 (1)
[12]  
The LMDI approach to decomposi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J] . B.W. Ang.Energy Policy . 2003 (7)
[13]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J] . B.W Ang.Energy Policy . 2003 (9)
[14]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Ang, BW ;
Zhang, FQ ;
Choi, KH .
ENERGY, 1998, 23 (06) :489-495
[15]  
Population growth and global CO 2 emissions[J] . Tom Knapp.Energy Policy . 1996 (1)
[16]   中国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启示 [J].
许士春 ;
习蓉 ;
何正霞 .
资源科学, 2012, 34 (01) :2-12
[17]   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J].
田立新 ;
张蓓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1-7
[18]   耕地流转中的“非粮化”问题与对策建议 [J].
王勇 ;
陈印军 ;
易小燕 ;
肖碧林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32 (04) :13-16
[19]   中国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潘佳佳 ;
李廉水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 34 (04) :86-92
[20]   土地整理的资源与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J].
张正峰 ;
赵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3) :295-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