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解分析

被引:42
作者
田立新
张蓓蓓
机构
[1] 江苏大学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碳排放; 因素分解; 广义费雪指数; 动态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广义费雪指数(GFI)方法,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2000-2008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该方法较之拉氏指数和D氏指数分解法,克服了它们的缺点,更好的消除了分解的残差项,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倒"U"型,并且其抑制作用当前有增强趋势,能源结构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难以抵消由经济发展拉动的中国人均碳排放量增长。本文得到当前能源效率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正逐渐增强,而能源结构因素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依然微弱,这与以往的结果不同。为了考察各种因素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的长期规律性,本文首次拟合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瞬时变化率特征,进一步反映出各影响因素的动态演进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 [J].
李艳梅 ;
张雷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8-222
[2]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 [J].
李国璋 ;
王双 .
财经研究, 2008, (08) :52-62
[3]   中国CO2排放趋势的经济分析 [J].
冯相昭 ;
邹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43-47
[4]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6]   我国生产用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统计研究, 2007, (03) :52-57
[7]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8]   Model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ith a system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J].
Tsokos, Chris P. ;
Xu, Yong .
NONLINEAR ANALYSIS-THEORY METHODS & APPLICATIONS, 2009, 71 (12) :E1182-E1197
[9]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assessing the progress in decoupling industrial growth from CO2 emissions in the EU manufacturing sector [J].
Diakoulaki, D. ;
Mandaraka, M. .
ENERGY ECONOMICS, 2007, 29 (04) :636-664
[10]   A generalized Fisher index approach to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J].
Ang, BW ;
Liu, FL ;
Chung, HS .
ENERGY ECONOMICS, 2004, 26 (05) :757-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