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与杂花苜蓿再生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静妮
王铁梅
卢欣石
马晖玲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杂花苜蓿; 再生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秘鲁、关中、甘农3号)及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Martyn)(甘农1号、甘农2号)组培再生体系各影响因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紫花、杂花苜蓿的组培再生能力差异较大,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在愈伤组织诱导中,子叶节是最佳的外植体材料;2,4-D浓度增加对紫花苜蓿出愈率影响不明显,但杂花苜蓿的出愈率随着2,4-D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的升高趋势;紫花苜蓿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2.0 mg/L+蔗糖30 g/L,诱导率均在95%以上;杂花苜蓿为MS+2,4-D 4.0mg/L+蔗糖30 g/L,两个品种诱导率分别为65.6%、73.3%;5个品种的最适分化培养基均为MS+KT 1.0 mg/L+NAA 0.5mg/L+蔗糖20 g/L或MS+BA4.0 mg/L,分化率也各有差异,紫花苜蓿不定芽的分化率可达到70%左右,而杂花苜蓿在30%左右;最佳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IBA 1.0 mg/L;本研究建立了紫花苜蓿高频再生组织培养体系,为实现外源基因的高效遗传转化奠定基础;通过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的再生体系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为杂花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杂花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祝建波
    朱先灿
    崔燕
    周鹏
    [J]. 作物杂志, 2006, (05) : 14 - 18
  • [2] 苜蓿子叶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简报)
    王玉民
    刘艳芝
    夏彤
    李望丰
    李俊波
    董英山
    [J]. 草地学报, 2005, (01) : 79 - 81
  • [3] 紫花苜蓿不同栽培品种植株再生的研究
    马晖玲
    卢欣石
    曹致中
    葛军
    [J]. 草业学报, 2004, (06) : 99 - 105+135
  • [4] 诱导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生理因素
    袁澍
    贾勇炯
    林宏辉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05) : 508 - 512
  • [5] 紫花苜蓿愈伤成苗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张万军
    王涛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12) : 1579 - 1583
  • [6] 大豆花药培养中胚状体萌发的研究
    赵桂兰
    刘艳芝
    尹爱平
    李俊波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8, (14) : 1512 - 1516
  • [7] 野生黄花苜蓿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白静仁
    何茂泰
    袁清
    萨仁
    李永干
    [J]. 草地学报, 1994, (01) : 59 - 63
  • [8] 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
    舒文华
    耿华珠
    孙勇如
    [J]. 草地学报, 1994, (01) : 40 - 44
  • [9] 苜蓿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研究
    李聪
    熊德邵
    耿华珠
    [J]. 中国草地, 1989, (03) : 51 - 56
  • [10] 苜蓿组织培养及植株的再生
    杨燮荣
    邰根福
    周荣仁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1, (05) : 33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