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滑坡应急快速评估

被引:32
作者
刘甲美 [1 ,2 ]
王涛 [1 ,2 ]
石菊松 [3 ]
栗泽桐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九寨沟地震; 地震滑坡危险性; 应急快速评估; Newmark累积位移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9 [工程地震];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0837 ;
摘要
基于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Newmark累积位移模型,利用震前获取的震区地形数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地震动近实时获取技术,开展了四川九寨沟Ms7.0级地震诱发滑坡的应急快速评估。地震滑坡位移分析结果表明,同震滑坡活动的中—高强度区分布在断层两侧宽约4 km的带状区域内,整体沿北西方向延伸。其中,极震区的丰雪塘、日则和干海子等城镇驻地及附近道路的滑坡强度相对较高;震前、震后影像对比表明九寨沟地震诱发的滑坡类型以浅表型碎屑流及小规模崩塌为主,且同震碎屑流多是在震前已有碎屑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动扩展而来,震后汛期泥石流隐患也不容忽视;通过典型地区滑坡位移分析结果与震前、震后影像对比,表明滑坡位移分析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同震滑坡的宏观分布特征,但在场地尺度上吻合程度欠佳,后续将通过提升岩性和地形等数据质量进行改进。研究结果可为灾情研判提供宝贵信息,对提高灾害应急救援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易发性评价初步研究 [J].
戴岚欣 ;
许强 ;
范宣梅 ;
常鸣 ;
杨琴 ;
杨帆 ;
任敬 .
工程地质学报, 2017, 25 (04) :1151-1164
[2]   九寨沟7.0级地震的地震断裂及震源破裂的构造动力学机理研究 [J].
李渝生 ;
黄超 ;
易树健 ;
伍纯昊 .
工程地质学报, 2017, 25 (04) :1141-1150
[3]   基于Newmark模型的尼泊尔Ms8.1级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 [J].
杨志华 ;
张永双 ;
郭长宝 ;
杜国梁 .
地质力学学报, 2017, 23 (01) :115-124
[4]   基于GIS平台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李芸芸 ;
孙柏涛 ;
陈相兆 ;
闫培雷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6, 36 (06) :111-119
[5]   基于多层次物理力学参数的小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以长江上游石棉县城及周边为例 [J].
宋志 ;
倪化勇 ;
周洪福 ;
冯伟 .
地质力学学报, 2016, 22 (03) :760-770
[6]   概率性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方法及其应用 [J].
刘甲美 ;
高孟潭 ;
吴树仁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S1) (S1) :3100-3110
[7]  
A Hazard Assessment Method for Potential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 A Case Study in Huaxi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J]. LIU Jiamei,GAO Mengtan,WU Shuren,WANG Tao,WU Jian.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6(02)
[8]   历史强震对渭河中游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反演 [J].
王涛 ;
吴树仁 ;
石菊松 ;
辛鹏 ;
梁昌玉 .
地球学报, 2015, 36 (03) :353-361
[9]   地震滑坡危险性概念和基于力学模型的评估方法探讨 [J].
王涛 ;
吴树仁 ;
石菊松 ;
辛鹏 .
工程地质学报, 2015, 23 (01) :93-104
[10]   Newmark方法在芦山地震诱发滑坡分布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J].
陈晓利 ;
袁仁茂 ;
庾露 .
地震地质, 2013, 35 (03) :66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