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滑坡危险性概念和基于力学模型的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40
作者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辛鹏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震滑坡; 危险性; 力学模型; Newmark;
D O I
10.13544/j.cnki.jeg.2015.01.014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在我国大陆地区运用基于力学模型的Newmark位移分析方法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定量评估,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进一步明确地震滑坡危险性概念和改进推广基于力学模型的评估方法,首先阐明了狭义的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与震后反演评估的关系;同时为了应对地震应急、震后重建及潜在地震条件下的不同评估需求,初步提出了广义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框架。随后申述了基于Newmark位移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理论基础、方法分类及最新进展,并以汶川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为例,剖析了目前影响评估有效性的不确定性及空间数据质量等问题,指出了基于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的改进方向。建议开展潜在地震及其诱发滑坡危险性的耦合评估,建立适用于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滑坡位移分析的经验模型,以便为国家层面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及编图——以映秀震中区为例 [J].
葛华 ;
陈启国 ;
王德伟 .
中国地质, 2013, 40 (02) :644-652
[3]   基于简化Newmark位移模型的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快速评估——以汶川MS8.0级地震为例 [J].
王涛 ;
吴树仁 ;
石菊松 ;
辛鹏 .
工程地质学报, 2013, 21 (01) :16-24
[4]   汶川地震区文家沟泥石流成因模式分析 [J].
刘传正 .
地质论评, 2012, 58 (04) :709-716
[5]   基于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的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 [J].
徐光兴 ;
姚令侃 ;
李朝红 ;
王晓放 .
岩土工程学报, 2012, 34 (06) :1131-1136
[6]   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 [J].
陈晓利 ;
冉洪流 ;
王明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4) :1269-1277
[7]   汶川地震滑坡分布规律与危险性评价 [J].
许冲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 31 (02) :432-432
[8]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 [J].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2) :145-151
[9]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 [J].
唐川 ;
李为乐 ;
丁军 ;
黄翔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1) :172-180
[10]   汶川地震滑坡灾害研究综述 [J].
许冲 ;
戴福初 ;
徐锡伟 .
地质论评, 2010, 56 (06) :86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