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凹陷天然气赋存状态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被引:4
作者
裴立新 [1 ]
刚文哲 [1 ]
黄志龙 [1 ]
蒋雅丽 [2 ]
孟令箭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釆油四厂
[3]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赋存状态; 碳同位素; 天然气; 南堡凹陷;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03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70902 ;
摘要
为了明确南堡凹陷天然气成因和分布规律,通过天然气赋存状态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综合地质条件,认为南堡凹陷主要发育有3种成因类型天然气,且天然气赋存状态和碳同位素组成主要受两套烃源岩性质的差异性和断裂的垂向疏导控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天然气深层以游离气为主,中浅层以油溶气为主,浅层含有少量游离气;沙三段和奥陶系天然气乙烷δ13 C值一般大于-27.5‰,丙烷δ13 C值大于-25.5‰,为煤型气,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且碳同位素部分倒转主要是同源不同期天然气混合造成的;沙一段天然气乙烷δ13 C值一般小于-27.5‰,丙烷δ13C值小于-25.5‰,为油型气,来源于沙一段烃源岩,且碳同位素部分倒转主要是同源不同期天然气混合造成的;东营组和新近系天然气乙烷δ13 C值为-31.5‰-25.5‰,丙烷δ13 C值为-28.1‰-22.4‰,为沙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的混源气,且碳同位素部分倒转主要是不同源不同类型天然气混合、同源不同期天然气混合以及细菌氧化作用共同造成的,断裂为垂向运移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861 / 8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南堡凹陷2号构造带天然气成因分析 [J].
陈湘飞 ;
李素梅 ;
王政军 ;
徐满 ;
孟祥兵 .
现代地质, 2014, 28 (06) :1297-1306
[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基本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特点 [J].
龚晓峰 ;
何家雄 ;
吴从康 ;
阳军 ;
李奎 ;
张扬 ;
李多华 ;
朱建成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4, 34 (05) :95-105
[3]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天然气赋存状态及其勘探意义 [J].
龙华山 ;
向才富 ;
牛嘉玉 ;
李洪香 ;
魏立春 ;
韩国猛 ;
姜福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5) :665-678
[4]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源控油气作用及成藏体系评价 [J].
庞雄奇 ;
霍志鹏 ;
范泊江 ;
董月霞 ;
姜涛 .
天然气工业, 2014, 34 (01) :28-36
[5]   煤成气研究对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J].
戴金星 ;
倪云燕 ;
黄士鹏 ;
廖凤蓉 ;
于聪 ;
龚德瑜 ;
吴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1) :1-22
[6]   中国大气田的地质和地球化学若干特征 [J].
戴金星 ;
于聪 ;
黄士鹏 ;
龚德瑜 ;
吴伟 ;
房忱琛 ;
刘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1-13
[7]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断裂系统成因的构造解析 [J].
童亨茂 ;
赵宝银 ;
曹哲 ;
刘国玺 ;
顿小妹 ;
赵丹 .
地质学报, 2013, 87 (11) :1647-1661
[8]   南堡凹陷深层火山岩天然气成因与成藏模式 [J].
王政军 ;
马乾 ;
赵忠新 ;
夏景生 ;
张永超 ;
刘永昌 ;
王建伟 .
石油学报, 2012, 33 (05) :772-780
[9]   南堡凹陷边界断层及成盆机制 [J].
张翠梅 ;
刘晓峰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81-587
[10]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J].
刚文哲 ;
仵岳 ;
高岗 ;
马亁 ;
庞雄奇 .
石油实验地质, 2012, (01) :57-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