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与分布预测

被引:73
作者
何治亮 [1 ]
魏修成 [1 ]
钱一雄 [1 ]
鲍征宇 [2 ]
范明 [1 ]
焦存礼 [1 ]
彭守涛 [1 ]
陈冬 [1 ]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岩溶储层; 白云岩储层; 礁滩储层; 成因机理; 碳酸盐岩;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碳酸盐岩储层具有易溶蚀、易充填和成因、演化复杂的特点,以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川东北二叠系-三叠系为主要对象,开展了环境描述、形成机理、发育模式和分布预测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认识。①不同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能力对比实验表明,不同岩性、岩石结构、流体介质、添加物加入在开放与封闭状态下,碳酸盐岩溶蚀行为差异很大,但基本上遵循碳酸盐岩溶解—沉淀的"溶蚀窗"规律。②碳酸盐岩储层总体上受控于环境与地质作用过程两大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储集体"五因素"(构造、地层、岩相、流体、时间)的剖析,表明不同地区和层系的储层分别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特点、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③海相碳酸盐岩储层预测面临复杂地表—构造、埋深大、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等不利条件,通过"以岩石物理分析为基础,提高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水平,利用井—震结合,厘清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建立碳酸盐岩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模式,分析其非线性特征,揭示储层内部的不连续性、不规则性,定量计算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技术路线的实施,可以有效预测优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489 / 49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1]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前景[M].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叶德胜等著, 2000
  • [12] Dolomite: occurrence, evolution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ssociations[J] . John Warren.Earth Science Reviews . 2000 (1)
  • [13]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成岩作用的影响
    黄思静
    胡作维
    邹明亮
    冯文立
    王春梅
    郜晓勇
    王庆东
    [J]. 沉积学报, 2007, (06) : 815 - 824
  • [14]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作用与储层分布
    陈景山
    李忠
    王振宇
    谭秀成
    李凌
    马青
    [J]. 沉积学报, 2007, (06) : 858 - 868
  • [15] 普光气田深部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机制[J]. 马永生,郭彤楼,赵雪凤,蔡勋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 [16] 频谱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路鹏飞
    杨长春
    郭爱华
    [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05) : 1517 - 1521
  • [17] 古岩溶地貌及其对岩溶储层的控制——以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为例
    刘小平
    孙冬胜
    吴欣松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 265 - 268
  • [18] Inversion of shear wave interval velocity on prestack converted wave data
    魏修成
    王建民
    陈天胜
    [J].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7, (02) : 180 - 187
  • [19] 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周国源
    [J]. 岩石学报, 2006, (08) : 2182 - 2194
  • [20] 塔里木盆地热液活动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
    金之钧
    朱东亚
    胡文瑄
    张学丰
    王毅
    闫相宾
    [J]. 地质学报, 2006, (02) : 245 - 25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