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与悬浮物中磷分级分离形态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胡俊
刘剑彤
刘永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磷; 分级分离; 沉积物; 悬浮物;
D O I
10.13671/j.hjkxxb.2005.11.014
中图分类号
X131.2 [水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滇池2个典型的严重富营养化湖湾———马村湾和海东湾为研究区域,研究分析了2个湖湾沉积物及水体悬浮物中4种磷的赋存形态:松散吸附态磷(NH4Cl-P)、氧化还原敏感态磷(BD-P)、金属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以及有机质含量及总磷(TP)含量.结果表明:沉积物随着风浪搅动悬浮进入水体后,4种形态的磷含量及其所占总磷的比例均发生了较大变化,NH4Cl-P的含量升高,是由于快速的吸附作用所致;NaOH-P在4种磷形态中的比例下降,含量上升,表明沉积物再悬浮进入水体后磷的活化特性加大,其释放的潜力大为增强,这与湖水的pH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富营养湖泊滇池水华蓝藻的机械清除 [J].
沈银武 ;
刘永定 ;
吴国樵 ;
敖鸿毅 ;
丘昌强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2) :131-136
[2]   崇明东滩沉积物再悬浮对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行为的影响 [J].
钱嫦萍 ;
陈振楼 ;
胡玲珍 ;
邓焕广 .
环境科学, 2003, (05) :114-119
[3]  
黄河口磷酸盐缓冲机制的探讨──Ⅰ.黄河口悬浮物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研究[J]. 石晓勇,mail.ouqd.deu.cn,史致丽,余恒,薛长玉.海洋与湖沼. 1999(02)
[4]   河口悬浮物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与转化 [J].
杨逸萍 ;
胡明辉 .
台湾海峡, 1995, (04) :313-319
[5]   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Ⅰ.水体中溶解态磷与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布与转化 [J].
陈水土 ;
阮五崎 ;
郑瑞芝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62-70
[6]   悬浮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及藻类对吸附磷的利用 [J].
焦念志 ;
李德尚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89, (S2) :27-35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 1997
[8]  
Role of sediment and internal loading of phosphorus in shallow lakes[J] . Martin S?ndergaard,Jens Peder Jensen,Erik Jeppesen.Hydrobiologia . 2003 (1-3)
[9]  
Speciation of riverine particulate phosphorus during rain events[J] . Nic Pacini,René G?chter.Biogeochemistry . 1999 (1)
[10]  
Phosphorus release from resuspended sediment in the shallow and wind-exposed Lake Arres?, Denmark[J] . Martin S?ndergaard,Peter Kristensen,Erik Jeppesen.Hydrobiologia . 199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