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瞿华香 [1 ]
张玉烛 [1 ]
曾翔 [1 ]
张岳平 [1 ]
谢洪科 [2 ]
屠乃美 [3 ]
机构
[1]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2] 湖南省原子能所
[3]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优质稻; 高产; 群体调控; 技术; 展望;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8.05.02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的发展概况、群体指标特征、高产优质调控技术,展望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的原理和技术,认为调控中后期群体尤其是群体中后期的叶面积及其形态对于优质稻优质高产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湖南优质稻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J].
郑瑞丰 ;
余应弘 ;
夏胜平 ;
潘美山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10-113
[2]   高产水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和群体茎蘖组成及其关系的研究 [J].
张林青 ;
马爱京 ;
张亚洁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320-324
[3]   水稻源库关系研究动态 [J].
周文新 ;
雷驰 ;
屠乃美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89-393
[4]   高产水稻群体茎蘖组成和叶面积指数及其关系的研究 [J].
张林青 ;
马爱京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2) :179-183
[5]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J].
刘宛 ;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龙步 ;
李磊鑫 ;
宋桂云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243-246
[6]   湖南省稻米品质改良的成就与思考 [J].
赵正洪 ;
夏胜平 ;
周斌 ;
张世辉 .
湖南农业科学, 2001, (05) :11-13
[7]   水稻群体成穗率与干物质积累动态关系的模拟研究 [J].
钟旭华 ;
彭少兵 ;
JohnE.SHEEHY ;
刘鸿先 .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02) :28-33
[8]   杂交中稻群体数量与质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J].
蒋之埙 ;
黄仲青 ;
李奕松 ;
罗志祥 ;
施伏芝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3) :52-55
[9]   4PU-30对水稻后期衰老和再生芽萌发的影响附视频 [J].
张志刚 ;
熊运海 ;
王光明 ;
刘保国 ;
陈国惠 ;
吴茂力 ;
严军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2) :18-21
[10]   镁对水稻剑叶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J].
潘伟彬 ;
李延 .
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