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技术研究进展附视频

被引:2
作者
瞿华香 [1 ]
张玉烛 [1 ]
曾翔 [1 ]
张岳平 [1 ]
谢洪科 [2 ]
屠乃美 [3 ]
机构
[1]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2] 湖南省原子能所
[3]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优质稻; 高产; 群体调控; 技术; 展望;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08.05.02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的发展概况、群体指标特征、高产优质调控技术,展望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调控的发展趋势。重点论述了优质稻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的原理和技术,认为调控中后期群体尤其是群体中后期的叶面积及其形态对于优质稻优质高产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21]   亚种间杂交水稻灌浆特性的调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J].
徐仁胜 ;
陶龙兴 ;
俞美玉 ;
王熹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2) :124-128
[22]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23]   水稻群体茎蘖动态与成穗率和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附视频 [J].
苏祖芳 ;
张娟 ;
王辉斌 ;
杜永林 ;
张亚洁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7, (01) :37-41
[24]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J].
凌启鸿 ;
苏祖芳 ;
张海泉 .
作物学报, 1995, (04) :463-469
[25]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J].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8-14
[26]   优质稻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研究I.不同因素对优质稻产量的影响 [J].
李华兴,黄振雄,黄小红,李国富,梁健球,林日强,汤建东 .
广东农业科学, 1994, (06) :25-28
[27]   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类型的研究 [J].
苏祖芳,郭宏文,李永丰,张洪程,张海泉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4, (04) :23-30
[28]   温度对水稻整精米率的影响 [J].
张嵩午 ;
周德翼 .
中国水稻科学, 1993, (04) :211-216
[29]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J].
杨建昌 ;
王志琴 ;
朱庆森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3, (03) :47-53
[30]   优质稻保优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总结 [J].
彭至善 ;
崔义文 ;
胡建平 .
湖南农业科学, 1993, (03)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