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台湾-吕宋岛双火山弧的构造意义
被引:15
作者:
刘再峰
詹文欢
张志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俯冲带;
吕宋岛;
火山弧;
板片窗;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2.002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扼要评介了国内外关于台湾-吕宋岛双火山弧在南海沿马尼拉海沟俯冲的动力学过程和俯冲板块深部形态等方面研究的成果;认为目前的动力学模式还不够完善,没有能够对台湾-吕宋岛双火山弧中存在的第四纪火山间断做出合理的解释,为此引入“板片窗”概念,对已经提出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修改;并统计1964~2006年发生于菲律宾地区的地震震中位置,认为存在于菲律宾群岛17°19°N之间的深源地震稀疏带和存在于14°15°N之间的喇叭状地震稀疏带是地震作用对于南海板片窗构造存在的反映;结合研究区域已有应力场研究资料,认为俯冲的南海亚板块中板片窗两侧俯冲倾角的差异,应该是造成俯冲带内应力分布出现分带现象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