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部海沟的震源机制解及其构造意义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朱俊江
丘学林
詹文欢
徐辉龙
孙龙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马尼拉海沟; 震源机制; 地震和火山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马尼拉海沟及邻区地震、火山活动的分析,并结合地震震源机制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发现马尼拉海沟在深度200多公里仍为俯冲的性质,深地震主要集中在12°N~14°N之间,地震密集区出现明显的分段特征,从北到南深度逐渐变深.震源机制解所反映的最大主压应力轴(P轴)以菲律宾大断层为界,北部主要为NW向;南部较为复杂,为NW,NE和近NS向.显示了北部以挤压逆冲为特征,南部以顺时针旋转为特征.菲律宾板块向西仰冲所产生的构造应力,被马尼拉海沟的斜向俯冲,菲律宾大断层的左旋走滑,以及民都洛断层的左旋走滑所调节.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8+355 +3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红河断裂带两侧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意义 [J].
朱俊江 ;
詹文欢 ;
丘学林 ;
徐辉龙 ;
唐诚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239-247
[2]   南海的右行陆缘裂解成因 [J].
周蒂 ;
陈汉宗 ;
吴世敏 ;
俞何兴 .
地质学报, 2002, (02) :180-190
[3]   南海东部海盆晚期扩张的构造地貌研究 [J].
李家彪 ;
金翔龙 ;
高金耀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3) :239-248
[4]  
汕头-吕宋岛岩石圈速度结构与震源构造──台湾浅滩7.3级地震构造之一[J]. 陈学波,李金森,王恩福,司洪波.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6(01)
[5]   台湾南部~菲律宾地区的地震分布、应力状态及板块的相互作用 [J].
臧绍先,陈奇志,黄金水 .
地震地质, 1994, (01) :29-37
[6]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与动力过程[M]. 海洋出版社 , 李家彪, 2003
[7]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 科学出版社 , 龚再升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