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井矿床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英文)

被引:3
作者
王长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热水沉积作用; 湖相环境; 大井矿床;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04.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利用碳氧同位素组成可以很好地判别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以内蒙古大井矿床为例,对该矿床16个菱铁矿样品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δ13CPDB变化范围为-1.8‰~-6.6‰,δ18OVPDB变化范围为-23.1‰~-17.3‰。根据矿物δ13C与δ18O值投影到δ13C-δ18O图解中,样品数据在图中的投点落入热水沉积区,说明其形成过程中具有热水沉积作用的发生。古温度可以通过T=16.998-4.52(δ1c8O-δ1w8O)+0.03(δ1c8O-δ1w8O)2计算,其形成时的温度平均值为117℃,比海底和湖底的温度要高得多,主要原因在于热水流体参与成矿。碳酸盐的成矿环境可以通过公式Z=2.048(δ13C+50)+0.498(δ18O+50)计算:Z值大于120,表示成矿环境为海水;如果Z值小于120,表示成矿环境为淡水或湖水。内蒙古大井矿床菱铁矿的Z值为100~114,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大井矿床形成的古环境为深水湖泊环境。通过对碳氧同位素的分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组成,认为在大井矿床成矿的早期阶段曾经发生过热液沉积作用,本次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理解和认识大井矿床成矿过程的全貌,而且有益于对古湖相环境热液事件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10 / 8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Magmatic-Hydrothermal Superlarge Metallogenic Systems——A Case Study of the Nannihu Ore Field[J]. 王长明,成秋明,张寿庭,邓军,谢淑云.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04)
[2]   内蒙古黄岗梁锡铁多金属矿床层状夕卡岩的喷流沉积成因 [J].
王长明 ;
张寿庭 ;
邓军 ;
刘建明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5) :409-417
[3]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喷流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郑荣才 ;
文华国 ;
高红灿 ;
柯光明 .
矿物岩石, 2006, (04) :41-47
[4]  
Late Paleozoic Fluid Systems and Their Ore-forming Effects in the Yuebei Basi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J]. DENG Jun1, 2, YANG Liqiang1, 2, SUN Zhongshi3, WANG Jianping1, 2, WANG Qingfei2, CHENG Xueming2 and ZHOU Yinghua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2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e Tectonics and Lithoprobing Techn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3 School o
[5]   北方造山带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的发现及意义 [J].
尚庆华 .
科学通报, 2004, (24) :2574-2579
[6]   大兴安岭中段二叠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J].
付丹予 ;
李颖 ;
张晓东 .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 (14) :55-57
[7]   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 [J].
刘建明 ;
张锐 ;
张庆洲 .
地学前缘, 2004, (01) :269-277
[8]   内蒙黄岗梁矽卡岩型铁锡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王莉娟 ;
王京彬 ;
王玉往 ;
岛崎英彦 .
岩石学报, 2002, (04) :575-584
[9]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J].
储雪蕾 ;
张巽 .
岩石学报, 2002, (04) :566-574
[10]   沉积喷流型矿化的岩石学证据——以大兴安岭南段黄岗和大井矿床为例 [J].
叶杰 ;
刘建明 ;
张安立 ;
张瑞斌 .
岩石学报, 2002, (04) :585-592+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