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天然沙棘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成磊
张文辉
何景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沙棘; 空间分布; 聚集分布型; 尺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经实地踏查,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陕西富县天然沙棘林区,设置10个10 m×10 m样地,采用离散分布理论拟合和聚集强度测定方法,对不同生境和年龄阶段的沙棘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探讨沙棘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沙棘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属聚集型,在6.25 m2面积上聚集强度较大.天然条件下,种群聚集强度最大的取样尺度,是其种群更新的最佳面积.(2)沙棘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海拔上升,聚集强度降低;阴坡的种群分布聚集强度总是大于阳坡.(3)随着种群年龄增加,分布格局由聚集型向随机型过渡,聚集强度减弱.在幼、老龄期聚集性最强的格局尺度为25.00 m2,中龄期为6.25 m2、25.00 m2.研究表明,天然沙棘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其生物生态学特性、生长阶段以及生境条件关系密切,在保护与利用中应针对不同生境的差异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性进行适度人为干扰,促进种群的生长、更新和群落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裂叶沙参种群生态学研究.[M].张文辉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2]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董鸣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  
植物种群学.[M].王伯荪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  
植物种群生态学.[M].周纪纶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5]   不同恢复类型木荷马尾松林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J].
程煜 ;
陈灿 ;
洪伟 ;
吴承祯 ;
杨细明 ;
范海兰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5) :448-452
[6]   缙云山草珊瑚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J].
高姗 ;
何平 ;
张益锋 ;
张春平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7) :88-92
[7]   北京东灵山地区白桦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J].
杨慧 ;
娄安如 ;
高益军 ;
宋宏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2) :272-282
[8]   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种群生物量的比较与预估 [J].
刘增文 ;
高国雄 ;
吕月玲 ;
李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37-41
[9]   鼎湖山针阔混交林木本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J].
史军辉 ;
黄忠良 ;
周小勇 ;
张池 ;
欧阳学军 ;
李林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34-38
[10]   鸟类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方式及其对种子的传播作用 [J].
鲁先文 ;
孙坤 ;
马瑞君 ;
张辉 ;
苏雪 ;
王明理 .
生态学杂志, 2005, (06) :6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