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立地条件下沙棘种群生物量的比较与预估

被引:24
作者
刘增文 [1 ]
高国雄 [1 ]
吕月玲 [1 ]
李骁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陕西周至县林业局
关键词
沙棘; 生物量; 根系; 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6 [沙棘];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标准株收获法对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沙棘(Hippophae rhamoides L.)灌木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差异导致了沙棘生物量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生物量中树干所占的比率随树龄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枝条所占比率相对保持稳定,叶子所占的比率则随树龄增大而减小;生物量的茎根比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大,且与各地区降水量呈正相关;根系的分布一般较浅,大约有65.66%-79.95%的根系生物量分布在0-15 cm的土壤表层,而且在径级为Φ>4 cm和Φ=1-2 cm根系上的分配比例占到总量的1/2以上;根系长度在径级Φ<0.5 cm的毛细根上的分配占到根系总长的64.894%-80.09%;根瘤的数量在6-10龄沙棘上分布最多,且主要分布于0-15 cm土层和径级Φ<1.0 cm的细根上。此外,沙棘地上部分生物量可用生长因子或立地因子两种模型进行预估,而且在各立地因子中,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其生物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坡向和坡位,坡度的影响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沙棘根系分布及根瘤研究 [J].
刘洪章 ;
齐洁 ;
李玉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631-633+638
[2]   沙棘苗木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J].
刘广全 ;
土小宁 ;
王鸿哲 ;
李文华 ;
燕爱玲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3) :26-30+52
[3]   沙棘营养与医学价值 [J].
Thomas S.C.Li ;
Thomas H.J.Beveridge ;
B.Dave Oomah ;
陆海 ;
土小宁 .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5, (02) :12-16
[4]   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J].
李根前 ;
赵粉侠 ;
李秀寨 ;
韦宇 .
林业科学, 2004, (01) :180-184
[5]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沙棘水分特征与生物量研究 [J].
魏宇昆 ;
梁宗锁 ;
王俊峰 ;
韩蕊莲 .
沙棘, 2001, (04) :5-8
[6]   沙棘固沙林生态特征研究 [J].
耿生莲 .
沙棘, 2001, (02) :8-11
[7]   安塞人工沙棘林地上部生物量和净初级生产量 [J].
阮成江 ;
李代琼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 (02) :38-41
[8]   沙棘群落生态学研究概述 [J].
李根前 ;
唐德瑞 ;
赵一庆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S1) :63-67
[9]   沙棘对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作用 [J].
王文英 ;
李晋川 ;
卢崇恩 ;
张金凤 ;
白中科 ;
赵景逵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5) :7-11
[10]   数量化理论应用于现代林业的研究 [J].
谢力信 .
生物数学学报, 1996, (03)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