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53
作者
吴才智
江光荣
段文婷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 危险因素; 自杀预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4 [学生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大学生自杀备受社会关注,但长期以来,关于我国大学生自杀率的研究数据差异较大。文章在综合一系列研究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杀率进行推断,认为与20世纪末相比,21世纪中国大学生自杀率已经显著下降,处于较低水平,但面临的自杀风险仍居高位。从精神障碍、人格偏差、应激压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自杀预防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大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现况及三因素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D].赵久波.南方医科大学.2013,
[2]  
湖南农村15~35岁自杀死亡者社会心理解剖研究.[D].徐慧兰.中南大学.2009, 02
[3]   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再分析 [J].
梅晓宇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07) :70-72
[4]   抑郁、绝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 [J].
吴才智 ;
陈真珍 ;
于丽霞 ;
段文婷 ;
江光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 (06) :1040-1043+1002
[5]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分析 [J].
杨振斌 ;
李焰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5, 13 (05) :698-701
[6]   大学生自杀现象研究——从《自杀论》的自杀类型角度 [J].
任爽 .
学理论, 2014, (21) :54-55+66
[7]   中国大学生自杀现象探讨 [J].
杨振斌 ;
李焰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 34 (05) :59-63
[8]   大学生自杀行为特征分析 [J].
李艳兰 .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 (02) :263-266
[9]   自杀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心理解剖研究 [J].
巢传宣 ;
刘建平 ;
曾晓青 .
心理学探新, 2012, 32 (06) :548-552
[10]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心理剖析 [J].
杨宁坤 ;
康永为 .
当代青年研究, 2012, (07)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