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期高温和水分逆境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戴廷波
赵辉
荆奇
姜东
曹卫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 高温; 水分逆境; 蛋白质; 淀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灌浆期高温和水分逆境是影响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以扬麦9号、徐州26和豫麦34三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灌浆期高温和水分胁迫环境,研究了花后高温及温度和水分互作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但降低了谷蛋白含量,导致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降低。高温显著降低了籽粒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支/直比。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及其组分形成所需的适宜昼夜温差随小麦品质类型而异,但温度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影响较温差大。在高温和水分逆境下,温度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较水分逆境大,且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干旱>对照>渍水,以高温干旱最高,适温渍水最低;淀粉含量为对照>干旱>渍水,以适温对照最高,而高温渍水最低。高温和水分逆境显著提高了籽粒醇溶蛋白含量而降低了谷蛋白含量及支链淀粉含量,使蛋白质谷/醇比和淀粉支/直比降低,以高温渍水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组分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品种之间,高蛋白小麦籽粒蛋白质和组分的形成受高温和水分逆境的影响更大,而低蛋白品种籽粒淀粉形成显著受温度和水分逆境的调节。分析表明,在高温和水分逆境下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清蛋白和醇溶蛋白显著正相关,籽粒淀粉含量与谷蛋白、支链淀粉含量及支/直比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670 / 36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灌浆期高温对两种品质类型小麦品种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J].
赵辉 ;
戴廷波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陆玮 ;
田孝威 .
作物学报, 2006, (03) :423-429
[2]   花后干旱和渍水下氮素供应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聚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 [J].
范雪梅 ;
姜东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6) :1132-1141
[3]   花后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J].
谢祝捷 ;
姜东 ;
曹卫星 ;
戴廷波 ;
荆奇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04) :309-316
[4]   温度对小麦碳氮代谢、产量及品质影响 [J].
李永庚 ;
蒋高明 ;
杨景成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2) :164-169
[5]   小麦籽粒充实期氮素的吸收和再分配及6-苄氨基嘌呤的调节作用 [J].
孙振元,韩碧文,刘淑兰,王华芳,高荣孚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3) :258-260+260+262-264
[6]   高温胁迫─小麦超高产的主要障碍 [J].
田良才,张明仪,李晋川 .
山西农业科学, 1995, (02) :14-18
[7]   冬小麦籽粒发育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喷氮效应的研究 [J].
赵广才 .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5) :25-34
[8]  
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 编, 1999
[9]  
小麦品质生态[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曹广才,王绍中主编, 1994
[10]  
小麦的灾害及其防御[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熊宝山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