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抗大鼠运动性疲劳

被引:25
作者
吴立红 [1 ]
方剑乔 [2 ]
邵晓梅 [2 ]
董晓敏 [1 ]
机构
[1] 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
[2] 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关键词
疲劳; 针灸疗法; 足三里; 游泳; 身体耐力; 乳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对大鼠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在浙江中医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完成。选用6周龄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采用大鼠游泳力竭运动疲劳模型。随机将大鼠分成边游泳边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0次,即每日力竭游泳后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d,共10次),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即第10天游泳后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游泳后治疗组(第11天起每日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共10次),造模组(不给予治疗)4组,每组10只。于实验前、实验第10天和第20天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大鼠游泳耐力时间、心率、血糖、血乳酸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体质量的影响。体质量在大鼠早晨未进食前测试。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乳酸测定采用对羟基联二苯法。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间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及造模组各有1只大鼠在游泳训练中淹死,其余3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力竭游泳时间:边游泳边治疗组治疗后比造模前有明显延长眼(19.42±2.26),(15.50±1.03)min熏P<0.01演;造模组治疗前后保持不变眼(15.35±1.11),(15.00±1.12)min,P<0.01演;边游泳边治疗组明显长于造模组。雌、雄大鼠增长差异不明显。②心率:造模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大鼠在第10天比造模前明显升高,其中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而边游泳边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在第20天时模型组没有显著变化,而游泳后治疗组显著降低,在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低于模型组。③血清血糖浓度:造模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大鼠在第10天比造模前明显降低,而边游泳边治疗组无明显变化。边游泳边治疗组第10天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降低幅度低于模型组;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比第10天显著升高。④血清乳酸:边游泳边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第10天含量比造模前明显升高,而造模后即时治疗组无明显变化;第10天边游泳边治疗组和模型组升高幅度高于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其中边游泳边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模型组;第20天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比第10天显著降低。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边游泳边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第10天的均比造模前显著升高;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第20天比第10天明显降低。⑥体质量:边游泳边治疗组、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第10天均比造模前明显升高;第10天边游泳边治疗组增长幅度明显慢于造模后即时治疗组和模型组;游泳后治疗组和模型组第20天增长明显快于第10天。结论:①经皮穴位电刺激足三里具有延长大鼠力竭游泳耐力时间,延缓过度疲劳的发生,在运动性疲劳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②经皮穴位电刺激可能通过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整体健康状况,提高能量代谢效率,纠正自由基代谢失衡,减少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达到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③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具有明显的即时效应,以及累加效应,可作为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一种新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理生理联系 [J].
凌家杰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02) :93-95
[2]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 [J].
鞠宝兆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25-26
[3]   针灸对消除大强度运动性疲劳的效果观察 [J].
梁飞 ;
罗东林 ;
侯远峰 ;
张杰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02) :192-194
[4]   针灸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J].
杨翼 ;
李章华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05) :499-501
[5]   力竭运动大鼠心肌心钠素表达的变化 [J].
潘珊珊 ;
张炎 ;
陆爱云 ;
姜宗来 ;
杨向群 .
体育科学, 2000, (03) :66-69
[6]   游泳对不同蛋白质负荷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J].
吴海寰 ;
赵进喜 ;
刘继鹏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04) :247-251
[7]   大鼠力竭性游泳前后股四头肌深层肌 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动态观察 [J].
艾华 ;
陈吉棣 ;
贺师鹏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02) :7-11
[8]   连续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血乳酸的持续升高 [J].
刘无逸 ;
陆耀飞 ;
江伯明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7, (01) :33-36
[9]   过度训练综合征的中医防治现状与分析 [J].
李承道 ;
陈干华 .
中医杂志, 1996, (05) :304-307
[10]  
运动疲劳与中医虚损[M].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张英根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