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东部马_五储层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13
作者
朱广社 [1 ,2 ]
赵俊兴 [1 ,3 ]
邵晓岩 [2 ]
李凤杰 [1 ]
季明明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3]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苏里格东部; 马家沟组; 马5五亚段; 储层特征;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近年来,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新层段,奥陶系马家沟组马5五亚段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突破。在钻井岩芯观察、测井分析、薄片鉴定、物性分析等基础上,结合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苏里格地区东部马5五亚段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分析了成藏控制因素。认为苏里格东部地区马5五亚段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型岩性气藏,气藏与白云岩之间对应关系好,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其中,中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的储层物性最好;沉积微相为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白云岩控制了有效储层的分布,中—后期埋藏阶段的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和成藏最为有利,鼻状构造对成藏有一定的影响,古岩溶作用对马5五亚段储层的影响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物源交汇作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华庆地区长6段沉积期为例 [J].
廖建波 ;
李智勇 ;
龙礼文 ;
杨金龙 ;
杨军侠 .
新疆石油地质, 2013, 34 (01) :20-23
[2]   苏里格地区马五段储层控制因素与成藏规律 [J].
赵俊兴 ;
李婕 ;
卢涛 ;
冯强汉 ;
王勇 ;
李凤杰 ;
申赵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9 (04) :388-394
[3]   鄂尔多斯盆地张家山区长8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利相带 [J].
程新虎 ;
柳益群 ;
陈魏巍 ;
张海滨 ;
张雪婷 .
新疆石油地质, 2012, 33 (03) :316-320
[4]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家沟组古岩溶储集层特征 [J].
赵淑平 ;
王起琮 .
新疆石油地质, 2012, 33 (02) :170-174
[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J].
杨华 ;
包洪平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11-20+124
[6]   靖边气田东侧马五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J].
何刚 ;
卢涛 ;
雷卞军 ;
兰义飞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3) :18-26+190
[7]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 [J].
姚泾利 ;
赵永刚 ;
雷卞军 ;
郝海燕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3-37+16
[8]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潜台及其周边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1-4亚段储层非均质性主要控制因素 [J].
乔琳 ;
沈昭国 ;
方少仙 ;
侯方浩 ;
傅锁堂 ;
徐黎明 ;
马振芳 ;
阎荣辉 .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01) :12-20
[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储层成岩作用 [J].
王宝清 ;
章贵松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6, (06) :518-522+528
[10]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形势与发展前景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周焕顺 .
石油学报, 2006, (06) :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