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39
作者
朱雪兰 [1 ]
陈艳 [1 ]
刘秀梅 [1 ]
曹小红 [2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溶血素基因; PCR; 核酸杂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和原发性败血症。副溶血性弧菌能够产生3类溶血素,包括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TDH相关溶血素(TRH)。TLH、TDH和TRH分别由tlht、dh和trh基因编码。副溶血性弧菌溶血素基因的检测通常采用PCR和核酸杂交,复合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是未来检测技术应用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毒素tlh基因的序列分析 [J].
李志峰 ;
聂军 ;
戴迎春 ;
李建栋 ;
陈清 ;
俞守义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0) :1153-1155
[2]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J].
苏建新 ;
聂军 ;
吴振龙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 (06) :515-517
[3]   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的克隆 [J].
吴振龙 ;
聂军 ;
鲍慧宁 ;
徐兵 ;
王红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1, (02) :136-137+139
[4]  
Real-timePCR detection of the ther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 andthermolabile hemolysin genes in aVibrio parahaemolyticuscultured from mussels and mussel homogenate associatedwith a foodborne outbreak. DAVIS C R,HELLER L C,PEAK K K,et al.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