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草地微斑块植物特征及其土壤性质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石明明 [1 ]
张永超 [1 ]
张典业 [1 ]
任运涛 [1 ]
宗文杰 [2 ]
傅华 [1 ]
牛得草 [1 ]
机构
[1]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甘肃省玛曲县畜牧兽医局
关键词
微斑块; 功能群; 主成分分析; 土壤异质性; 鼠洞数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植物群落的斑块化与维持是草地对外界干扰的响应,也是植物群落及其生物多样性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了3个不同鼠洞数量梯度下斑块种类、数量、面积的变化和中度鼠洞数下5种主要斑块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土壤性质。结果表明,在中度鼠洞数下,斑块的种类和总数量最高;斑块的总面积随鼠害的加重呈增加趋势;从中度到重度梯度上,鹅绒委陵菜、黄帚橐吾和草玉梅斑块的数量和面积都增加,且面积增大剧烈,乳白香青和火绒草等斑块的数量和面积都减小,具有消失的趋势;在重度鼠洞数量下草地微斑块表现为由少数起主导作用的斑块组成,斑块格局变的较为简单。斑块中单一物种生物量的变异性增加是斑块最主要的特征,这种单一物种的大量繁殖影响着斑块中植物的功能群结构和物种的多度,从而通过不同形式对干扰产生缓冲作用。植物群落的斑块化影响着土壤的异质性,对不同斑块土壤性质进行主成分分析,除乳白香青和基质斑块,其余4种斑块土壤都具有较低的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且不同斑块间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变异系数都较高,可见,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以及空间异质性在响应植被的演替上较敏感,因此,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维持全氮和速效养分资源的供应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97 / 2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草原群落退化演替过程中微斑块土壤碳氮的空间异质动态 [J].
乌云娜 ;
雒文涛 ;
霍光伟 ;
李海山 ;
胡高娃 .
生态学报, 2014, 34 (19) :5549-5557
[2]   松嫩草地两种广布豆科植物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关系 [J].
李强 ;
周道玮 ;
宋彦涛 .
草业学报, 2014, 23 (01) :31-40
[3]   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下土壤C、N、P含量和空间异质性 [J].
胡忠良 ;
潘根兴 ;
李恋卿 ;
杜有新 ;
王新洲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187-4195
[4]   绢毛匍匐委陵菜与土壤有效磷的小尺度空间相关分析 [J].
梁士楚 ;
张淑敏 ;
于飞海 ;
董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04) :613-618
[5]   植物群落中物种小尺度空间结构研究 [J].
刘振国 ;
李镇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54-162
[6]   鼢鼠的造丘活动及不同休牧方式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J].
张卫国 ;
江小蕾 ;
王树茂 ;
杨振宇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10) :1882-1887
[7]   不同干扰类型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江小蕾 ;
张卫国 ;
杨振宇 ;
王刚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9) :1479-1485
[8]   鄂尔多斯草地退化过程中个体分布格局与土壤元素异质性 [J].
程晓莉 ;
安树青 ;
李远 ;
卓元午 ;
管永健 ;
刘世荣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503-509
[9]   草地微斑块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J].
张卫国 ;
黄文冰 ;
杨振宇 .
草业学报, 2003, (03) :44-50
[10]   内蒙古高原针茅草原群落土壤水分和碳、氮分布的小尺度空间异质性 [J].
白永飞 ;
许志信 ;
李德新 .
生态学报, 2002, (08) :12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