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下土壤C、N、P含量和空间异质性

被引:94
作者
胡忠良
潘根兴
李恋卿
杜有新
王新洲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喀斯特; 不同植被类型; 土壤养分; 空间异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四大生态脆弱地区之一,为了解喀斯特生态环境下植被演替对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选取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由乔木林、灌木林和灌草丛等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块法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N、P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分析了这些元素的空间异质性特点。结果表明,各养分元素无论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均在乔木林下最高,灌木林下有机碳及N、P全量的下降并不显著,但养分有效态含量显著下降,而灌草丛下土壤养分无论是全量还是有效态含量均较灌木林下显著降低下降;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在灌木林下最高,土壤全磷素特别是速效磷的空间异质性高于有机碳和N。这显示,不仅是土壤养分含量,而且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都随植被演替而改变。这种变化中,土壤养分有效态较全量更为剧烈。植物类型和结构变化下凋落物返还及土壤生物化学转化环节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下土壤养分库降低而空间异质化提高的主要原因,这最终也会影响土壤养分在生态系统内的循环和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4187 / 41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西南喀斯特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特征与植被适应性恢复研究 [J].
王克林 ;
苏以荣 ;
曾馥平 ;
陈洪松 ;
肖润林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6) :641-645
[2]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小生境及其土壤异质性 [J].
刘方 ;
王世杰 ;
罗海波 ;
刘元生 ;
刘鸿雁 .
土壤学报, 2008, 45 (06) :1055-1062
[3]   黔中喀斯特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 [J].
司彬 ;
姚小华 ;
任华东 ;
李生 ;
何丙辉 .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05) :669-674
[4]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J].
吴海勇 ;
彭晚霞 ;
宋同清 ;
曾馥平 ;
黎星辉 ;
宋希娟 ;
欧阳资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4) :143-147
[5]   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 [J].
彭琴 ;
董云社 ;
齐玉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8) :874-883
[6]   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退化群落的凋落物特征及与土壤养分动态的关系 [J].
阎恩荣 ;
王希华 ;
周武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1) :1-12
[7]   桂西北喀斯特洼地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的空间变异 [J].
张伟 ;
陈洪松 ;
王克林 ;
侯娅 ;
张继光 .
生态学报, 2007, (12) :5168-5175
[8]   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退化对土壤养分库和碳库的影响 [J].
闫恩荣 ;
王希华 ;
陈小勇 .
生态学报, 2007, (04) :1646-1655
[9]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J].
任京辰 ;
张平究 ;
潘根兴 ;
宋林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5) :504-512
[10]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灌丛化过程中小叶锦鸡儿引起的土壤碳、氮资源空间异质性分布 [J].
熊小刚 ;
韩兴国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78-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