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

被引:86
作者
汤良杰 [1 ,2 ]
漆立新 [3 ]
邱海峻 [4 ]
云露 [3 ]
李萌 [1 ,2 ]
谢大庆 [3 ]
杨勇 [1 ,2 ]
万桂梅 [1 ,2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4] 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分期差异活动; 变形机理; 先存基底断裂带; 滑脱层;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早期断裂活动受伸展环境制约,沿先存基底断裂带形成张性正断层。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活动以逆冲作用为主,在塔东、塔中、塘古巴斯、巴楚和麦盖提地区最为发育。海西晚期断裂活动也是以逆冲作用为特征,并从早期断裂强烈活动的塔中、塘古巴斯、玛东等地区,迁移到塔北隆起和东部地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前陆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叠瓦冲断带、褶皱-冲断带、双重构造、盐相关构造等;但在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弱。古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主要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先存基底断裂带、大型区域性不整合、滑脱带等要素密切相关。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主要受控于塔里木周缘洋盆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和洋盆闭合的时限和强度。先存基底断裂带或基底构造软弱带往往控制着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大型区域性不整合和滑脱带控制着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层位。中、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转换、区域构造位置有关。中、新生代塔里木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三种环境,即前陆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构造环境和隆升剥蚀区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较弱。中、新生代断裂构造主体发育在前陆构造环境中,主要受控于周缘造山带强烈隆升、挤压冲断、走滑-逆冲或逆冲-走滑作用,同时与喜马拉雅晚期盆-山耦合作用及滑脱层的发育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69 / 258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北阿尔金构造带红柳沟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组成 [J].
康磊 ;
刘良 ;
曹玉亭 ;
王超 ;
杨文强 ;
朱小辉 .
地质通报, 2011, 30 (07) :1066-1076
[2]   塔里木库车坳陷新生代盐构造解析及其变形模拟 [J].
汪新 ;
王招明 ;
谢会文 ;
李世琴 ;
唐鹏程 ;
尹宏伟 ;
李勇 ;
黄少英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2) :1655-1668
[3]   西昆仑及邻区区域构造演化的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记录 [J].
刘函 ;
王国灿 ;
曹凯 ;
孟艳宁 ;
王岸 ;
张克信 .
地学前缘, 2010, 17 (03) :64-78
[4]   西昆仑及邻区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热年代学证据 [J].
曹凯 ;
王国灿 ;
刘超 ;
孟艳宁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 34 (06) :895-906
[5]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 [J].
李本亮 ;
管树巍 ;
李传新 ;
邬光辉 ;
杨海军 ;
韩剑发 ;
罗春树 ;
苗继军 .
地质论评, 2009, 55 (04) :521-530
[6]   塔中地区断裂不同演化阶段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J].
张仲培 ;
王毅 ;
云金表 ;
周波 ;
赵泽辉 ;
郑孟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3) :316-323
[7]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中新生代变形史与构造演化 [J].
陈汉林 ;
罗俊成 ;
郭群英 ;
廖林 ;
肖中尧 ;
程晓敢 ;
杨树锋 ;
王步清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38-45
[8]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断裂系统 [J].
杨树锋 ;
陈立峰 ;
肖中尧 ;
罗俊成 ;
陈汉林 ;
王步清 ;
程晓敢 ;
廖林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33-37
[9]   塔里木板块上元古界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对新元古代冰期时代的制约 [J].
徐备 ;
寇晓威 ;
宋彪 ;
卫巍 ;
王宇 .
岩石学报, 2008, 24 (12) :2857-2862
[10]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J].
程晓敢 ;
廖林 ;
陈汉林 ;
陈立锋 ;
杨树锋 ;
王步清 ;
肖中尧 ;
罗俊成 .
岩石学报, 2008, 24 (04) :64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