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与传统油气资源共生成藏模式初探

被引:9
作者
雷新华
林功成
苗永胜
张新
刘豪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油气成藏; 成藏特征; 成藏模式; 共生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与常规油气资源的成藏在时空上存在密切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生成藏。存在泄漏共生、封盖共生和遮盖侧储三种基本的共生成藏模式。泄漏共生模式是先期形成了传统油气藏,而后由于发生油气泄漏并在其上方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其特征是在水合物的下方生、储、盖齐备;封盖共生模式则是先在上部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同时作为下部传统油气藏的盖层,其特征是水合物之下的传统油气藏具备生、储成藏条件,但缺乏盖层成藏要素;遮盖侧储模式是由于水合物矿藏的遮盖作用,迫使在下部形成的烃类物质向上运移时改道,在旁侧具成藏条件的邻区成藏。实际的地质成藏可能会出现这些基本模式的组合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全球油气探明储量与大油气田的分布及地质构造背景 [J].
李晶 ;
孙婧 ;
陶明信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2) :259-267
[2]   南海准被动陆缘深水油气与水合物共生意义 [J].
何家雄 ;
颜文 ;
马文宏 ;
祝有海 ;
陈胜红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6) :5-10+181
[3]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油气渗漏系统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研究 [J].
吴时国 ;
龚跃华 ;
米立军 ;
王志君 ;
王秀娟 .
现代地质, 2010, 24 (03) :433-440
[4]   “油气成藏模式”的概念、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吴冲龙 ;
林忠民 ;
毛小平 ;
王连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673-683
[5]   伊通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成藏 [J].
郭小文 ;
何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3) :260-267
[6]   天然气水合物与油气藏形成——兼谈我国古老地台区的油气勘探 [J].
支家生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1) :50-53
[7]   天然气水合物在油气藏形成过程中的封盖作用——谈造山带中烃源岩对盆地区油气资源的贡献 [J].
支家生 .
海相油气地质, 2009, 14 (01) :77-78
[8]   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理论 [J].
樊栓狮 ;
关进安 ;
梁德青 ;
宁伏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6) :819-826
[9]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初探 [J].
吴能友 ;
张海啟 ;
杨胜雄 ;
梁金强 ;
王宏斌 ;
苏新 ;
卢振权 ;
付少英 ;
张光学 ;
陆敬安 .
天然气工业, 2007, (09) :1-6+125
[10]   墨西哥湾含水合物和油气渗漏区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饱和烃组成分布特征研究 [J].
王翠苹 ;
宋之光 .
地球化学, 2007, (01)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