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断层失稳错动热场前兆模式:雁列断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6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雁列断层;
粘滑;
热红外亮温温度;
温度场;
热场前兆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实验室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接触式测温仪同步观测记录了压性和张性雁列断层失稳错动前后的热场变化过程.从实验记录中发现,在断层失稳引起温度场和热红外辐射亮温温度场上升之前,在两断层段之间的岩桥区发生降温变化.断层带开始升温发生在失稳前2~3s内,岩桥区的降温却发生在失稳前约20s,这两个超前时间长度相差近一个量级.此类热场先降后升变化过程在雁列构造变形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可能作为雁列断层失稳错动的热场前兆模式.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详细描述了上述热场变化的时间过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产生此种失稳前兆模式的机制,显著异常出现的条件及有利观测部位,讨论了它在地震前兆探索等研究中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41 / 11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压性雁列构造变形过程中热场演化的实验研究
[J].
刘培洵
;
马瑾
;
刘力强
;
马胜利
;
陈国强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4)
:454-45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2]
用卫星热红外信息研究关联断层活动的时空变化——以南北地震构造带为例
[J].
马瑾
;
陈顺云
;
刘培洵
;
汪一鹏
;
刘力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816-82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地表热红外辐射的小波分析及其在现今构造活动研究中的意义
[J].
陈顺云
;
刘培洵
;
刘力强
;
马瑾
;
陈国强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824-83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雷达用于地震预测的基础实验研究
[J].
钱家栋
;
邓明德
;
尹京苑
;
周平
;
和雪松
;
房宗绯
;
赵保宗
;
刘晓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5)
:1103-110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明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尹京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周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七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房宗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赵保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刘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5]
卫星热红外观测与发震断层不同段落交替活动特征分析
[J].
单新建
;
屈春燕
;
马瑾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2)
:58-6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岩石变形实验热红外观测系统
[J].
刘力强
;
陈国强
;
刘培洵
;
陈顺云
;
马瑾
.
地震地质,
2004, (03)
:492-501

刘力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受载岩石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J].
刘善军
;
吴立新
;
吴育华
;
李永强
.
矿山测量,
2003, (03)
:67-68+46

刘善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吴立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吴育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李永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8]
地震前卫星红外异常与发震断裂的关系研究——以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为例
[J].
陈梅花
;
邓志辉
;
贾庆华
.
地震地质,
2003, (01)
:100-10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贾庆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9]
岩石变形过程中红外辐射的实验研究
[J].
董玉芬
;
王来贵
;
刘向峰
;
代立强
.
岩土力学,
2001, (02)
:134-137

董玉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 辽宁 阜新

王来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 辽宁 阜新

刘向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 辽宁 阜新

代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系! 辽宁 阜新
[10]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以玛尼地震前后断层相互作用为例
[J].
马瑾
;
单新建
.
地震地质,
2000, (03)
:210-21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