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华北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热供给的初步数值模拟
被引:13
作者:

刘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兴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华北;
燕山期;
数值模拟;
热通量(heatfluxes);
软流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1 [岩浆];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大陆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形成之后,还可能再次有对流地幔的注入,对原有的陆壳和地幔岩石圈进行改造。华北克拉通于新太古—古元古代形成的陆壳和大陆根,在侏罗纪—白垩纪(J—K)的燕山期遭受重大改造,有对流地幔的一次重要注入。一维的数值模拟表明:(1)在1GPa条件下,1250℃底侵玄武岩对于初始温度400℃的英云闪长岩围岩的加热,并达到使其发生局部熔融作用,其纯的熔融量与纯的底侵玄武岩岩浆结晶的厚度的比值约为0·12;假设仅有25%的熔浆能够分离出来,则能够分离出的熔浆量与底侵玄武岩结晶总量比约为0·03。由此可以推测,如果要产生总量为1km厚的花岗岩的岩基需要33·3km的底侵玄武岩岩浆的全部结晶来提供热通量。而33·3km的底侵玄武岩岩浆可能需要约333km的软流圈物质参与(假设10%的局部熔融,并且全部熔体均能分离出来)。(2)华北克拉通燕山期玄武岩的喷发和地壳浅部辉长岩侵入体的发育,说明底侵的玄武岩岩浆不可能全部固结,从模拟的角度说明,燕山运动需要非常大量的底侵玄武岩岩浆和热通量的注入,才能诱发现今所观察到的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文中数值模拟工作对进一步理解“燕山运动”发生的深部背景即来源于软流圈的贡献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华北克拉通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
[J].
路凤香
;
郑建平
;
张瑞生
;
陈美华
.
地学前缘,
2005, (01)
:61-67

路凤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郑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美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湖北武汉
[2]
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减薄的过程与机制:中生代火成岩和深源捕虏体证据
[J].
许文良
;
王清海
;
王冬艳
;
裴福萍
;
高山
.
地学前缘,
2004, (03)
:309-317

许文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湖北武汉

王清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湖北武汉

王冬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湖北武汉

裴福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湖北武汉

高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湖北武汉
[3]
东昆仑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来自锆石SHRIMP年代学的证据
[J].
刘成东
;
莫宣学
;
罗照华
;
喻学惠
;
谌宏伟
;
李述为
;
赵欣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06)
:596-602

刘成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喻学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谌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述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赵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华北地区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赵海玲
;
莫宣学
;
肖庆辉
;
周肃
;
刘翠
;
赵国春
.
地学前缘,
2003, (03)
:41-5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尚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赵海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莫宣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刘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赵国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5]
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
[J].
罗照华
;
柯珊
;
曹永清
;
邓晋福
;
谌宏伟
.
地质通报,
2002, (06)
:292-297

罗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柯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曹永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邓晋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谌宏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6]
壳幔作用与花岗岩成因——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例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41-250

徐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中国东南部下地壳物质与花岗岩成因探索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S.Y.O'Reilly
;
唐红峰
.
岩石学报,
1999, (02)
:58-64

徐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周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红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8]
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的成因与地壳增生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林强
.
岩石学报,
1999, (02)
:22-30

吴福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9]
壳-幔物质交换的岩浆岩石学研究
[J].
吴福元
.
地学前缘,
1998, (03)
:95-103

吴福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系
[10]
拆沉作用(delamination)及其壳—幔演化动力学意义
[J].
高山
;
金振民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1)
:3-11

高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金振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