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煤阶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24
作者
甘华军 [1 ,2 ,3 ]
王华 [1 ,2 ]
严德天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储层物性; 煤阶; 煤层气富集; 控制因素; 差异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煤阶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着显著差别,这直接影响着不同煤阶煤储层的物性和煤层气的富集。结合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分析了包括煤层条件、构造、构造热事件和水动力条件对于不同煤阶煤层气富集控制的差异性,高煤阶煤层产气量大,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构造影响着高、低煤阶煤的区域分布,构造抬升导致高煤阶煤层渗透率增大,利于煤层气的运聚或散失;构造热事件使得煤层气大量生成,并对煤储层进行改造;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着不同煤阶煤层气的保存,并能促进低煤阶煤层气的生成。这些主控因素对不同煤阶煤层气富集控制的差异将影响其成藏的差异,从而导致针对不同煤阶煤层气的勘探过程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开采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对太原西山煤层气高产富集影响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赵国良 ;
李贵中 ;
杨帆 ;
刘洪建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29-32+207
[22]   煤阶对煤的吸附能力的影响 [J].
苏现波 ;
张丽萍 ;
林晓英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9-21+205
[23]   煤层气勘探开发中的煤储层评价 [J].
王生维 ;
段连秀 ;
陈钟惠 ;
张明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82-84+153
[24]   中国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 [J].
王红岩 ;
张建博 ;
李景明 ;
刘洪林 .
天然气工业, 2004, (05) :11-13+144
[25]   煤层气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 [J].
高波 ;
马玉贞 ;
陶明信 ;
马根喜 .
沉积学报, 2003, (02) :345-349
[26]   我国煤层气储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蔚远江 ;
杨起 ;
刘大锰 ;
黄文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1) :56-60
[27]   山西沁水盆地中、南部煤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 [J].
傅雪海 ;
秦勇 ;
李贵中 ;
李田忠 ;
胡超 .
地质力学学报, 2001, (01) :45-52
[28]   沁水盆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陈刚 .
西北地质科学, 1997, (02) :63-67
[29]   煤储集层特征 [J].
周家尧 ;
关德师 .
天然气工业, 1995, (05) :6-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