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铁桥剖面中上二叠统沉积微相

被引:15
作者
邱振
王清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沉积微相; 中上二叠统; 海平面变化; 来宾; 铁桥剖面;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0.05.008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中二叠统茅口组和上二叠统吴家坪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共识别出4个沉积相和10个微相,分别为:盆地相(含层状硅质岩微相、含透镜状灰岩的层状硅质岩微相)、下斜坡相(含与灰岩互层的层状硅质岩微相、夹层状硅质岩的灰岩微相、浊流沉积的灰岩微相)、上斜坡相(含夹硅质条带或薄层的灰岩微相、夹硅质团块或条带灰岩微相、灰岩微相、碎屑流等重力流沉积的灰岩微相)和台地边缘相(钙质海绵礁灰岩微相)。野外观测表明,茅口组和吴家坪组各为一个向上变浅的沉积旋回,但两个旋回的演化具有明显的差异,茅口组整体上是由盆地相向斜坡相演化的过程,以发育浊流、碎屑流等重力流沉积为特征,而吴家坪组是由盆地相到斜坡相至台地边缘相,再到斜坡相的演化过程,沉积微相变化频繁。该剖面的沉积微相交替记录了海平面变化过程,表现为茅口期持续下降,吴家坪早期快速上升,中期逐步下降,晚期又升高的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20 / 103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浅议华南陆块群的沉积大地构造学问题 [J].
王清晨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811-817
[2]   桂西北晚古生代乐业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阶段 [J].
王新强 ;
史晓颖 .
古地理学报, 2008, (04) :329-340
[3]   华南地区二叠纪栖霞组燧石结核成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刘新宇 ;
颜佳新 .
沉积学报, 2007, (05) :730-736
[4]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二叠系乐平统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古地理背景 [J].
梅冥相 ;
马永生 ;
邓军 ;
初汉民 ;
郑宽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5) :605-617
[5]   瓜德鲁普统(Guadalupian)-乐平统(Lopingian)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GSSP) [J].
金玉玕 ;
沈树忠 ;
CMHenderson ;
王向东 ;
王伟 ;
王玥 ;
曹长群 ;
尚庆华 ;
郑全锋 .
地层学杂志, 2007, (01) :1-13
[6]   桂西南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 [J].
史晓颖 ;
侯宇安 ;
帅开业 .
地学前缘, 2006, (06) :153-170
[7]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沉积构造演化 [J].
陈丛林 ;
史晓颖 .
中国地质, 2006, (02) :436-443
[8]   滇黔桂盆地及邻区二叠纪层序地层格架及古地理演化 [J].
梅冥相 ;
郑宽兵 ;
初汉民 ;
邓军 ;
李浩 .
古地理学报, 2004, (04) :401-418
[9]   桂西右江裂谷的伸展作用和伸展不整合 [J].
罗允义 ;
唐宾 ;
林崇献 ;
李光造 ;
李家镶 .
地质通报, 2004, (02) :160-168
[10]   晚古生代—三叠纪南盘江海的构造古地理问题 [J].
吴浩若 .
古地理学报, 2003, (01)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