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震类型分区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皇甫岗 [1 ]
秦嘉政 [2 ]
李忠华 [2 ]
邬成栋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云南省地震局
关键词
强震活动; 地震类型; 分区特征; 云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云南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表明,云南地区具有较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总体上云南全区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震型为主.考虑到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震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地区划分为4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分区:滇中(A1)走滑-主余震型区、滇西北(A2)斜滑-震群型区、滇西(B1)走滑-双震型区和滇西南(B2)准走滑-主余震型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0+229 +22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云南地区大震活动规律研究 [J].
皇甫岗 ;
秦嘉政 .
地震地质, 2006, (01) :37-47
[2]   青藏高原及周边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 [J].
张培震 ;
沈正康 ;
王敏 ;
甘卫军 .
地震地质, 2004, (03) :367-377
[3]   1996年川滇地区发生的一次应力转向事件 [J].
王凯英 ;
马瑾 ;
顾国华 ;
刁桂苓 .
地学前缘, 2003, (S1) :233-239
[4]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 [J].
张培震 ;
邓起东 ;
张国民 ;
马瑾 ;
甘卫军 ;
闵伟 ;
毛凤英 ;
王琪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3, (S1) :12-20
[5]   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 [J].
程万正 ;
刁桂苓 ;
吕弋培 ;
张永久 ;
李桂芳 ;
陈天长 .
地震地质, 2003, (01) :71-87
[6]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丘学林 ;
吴世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1-9
[7]   川滇地区7级大震前中强震震源机制变化 [J].
王绍晋 ;
付虹 ;
卫爱民 ;
龙晓帆 .
地震研究, 2001, (02) :99-108
[8]   20世纪云南地震活动研究 [J].
皇甫岗 ;
石绍先 ;
苏有锦 .
地震研究, 2000, (01) :1-9
[9]   滇西南龙陵-澜沧断裂带——大陆地壳上一条新生的破裂带 [J].
虢顺民 ;
向宏发 ;
周瑞琦 ;
徐锡伟 ;
董兴权 ;
张晚霞 .
科学通报, 1999, (19) :2118-2121
[10]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