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石盒子组-山西组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14
作者
刘岩
张哨楠
丁晓琪
叶欣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定北5井、定北6井的岩心观察及常规薄片鉴定、薄片粒度分析资料,结合沉积史和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溶蚀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并分析了储层成岩演化特征以及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从早成岩期到晚成岩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中,所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岩石的孔隙度。溶蚀作用与蚀变作用是形成砂岩储层的两大建设性成岩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则是储层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破坏性成岩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J].
曹忠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2) :17-21+5
[2]   定北地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J].
郭耀华 ;
邓明亮 .
断块油气田, 2004, (03) :13-16+90
[3]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 [J].
朱宏权 ;
张哨楠 .
天然气工业, 2004, (02) :29-32+4
[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的关系 [J].
胡江柰 ;
张哨楠 ;
李德敏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2) :169-173
[5]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聚集规律 [J].
李良 ;
袁志祥 ;
惠宽洋 ;
刘树平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68-271+282
[6]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应凤祥, 2004
[7]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郑浚茂,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