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能力结构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被引:98
作者
田小红
季益龙
周跃良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智能教育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课程教育能力; 人机协同能力; 有效德育能力; 自我成长能力;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3.010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 ; 0401 ;
摘要
教育数字化转型由多技术融合形成的技术生态撬动,需要从技术角度分析其给教师职业带来的挑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意向性使教师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智能化教育环境使人-机关系从辅助转向协同,技术渗透的三元空间生存方式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立德树人能力,数字化时代知识增长的范式需要教师不断自我成长。借用组织行为学的职能分析能力建构路径,结合教育组织的核心使命和属性,以及教育数字化的转型需求,得出支撑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需具备的能力类型:课程教学能力、人机协同能力、有效德育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从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来看,课程教学能力是以“学”为中心的前提和保障,人机协同能力是智能化环境下教师ICT能力的转型方向,有效德育能力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教师首要角色定位,自我成长能力是数字化生存的目的与手段。教师教育需要正视当前教师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所需的能力结构,再造教师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实践研究报告 2021年.[A]..None.2021,
[2]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2004, 11
[3]   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 [J].
祝智庭 ;
胡姣 .
开放教育研究, 2022, 28 (05) :12-19
[4]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J].
祝智庭 ;
胡姣 .
中国教育学刊, 2022, (04) :41-49
[5]   教师数字化能力研究的图景及展望:基于国际文献的分析 [J].
冯剑峰 ;
王雨宁 ;
白玉彤 .
教师教育研究 , 2022, (02) :118-128
[6]   教师数字素养及其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欧盟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比较分析 [J].
闫广芬 ;
刘丽 .
比较教育研究, 2022, 44 (03) :10-18
[7]   技术时代的教师负担: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新视角 [J].
赵健 .
教育研究, 2021, 42 (11) :151-159
[8]   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变革的根本立场与价值逻辑 [J].
罗莎莎 .
教师教育研究, 2021, (04) :32-37
[9]   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定位及素养框架 [J].
郭炯 ;
郝建江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06) :121-127
[10]   智能技术生态驱动未来教育发展 [J].
杨现民 ;
赵瑞斌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1, 33 (02)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