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棉杂交F2代主要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成奇
王清连
彭武丽
连晓东
郭腾利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省高等学校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陆地棉; 农艺性状; 皮棉产量; 逐步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别对2个陆地棉组合百棉1号×TM-1和百棉1号×中棉所12的杂交F2代进行了主要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除主茎节间长度与皮棉产量在不同组合中表现出正负相关的明显差异外,其他性状与皮棉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2个组合中,株高、总果节数、有效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偏相关系数、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对这些性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总果枝数、主茎节间长度与皮棉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虽均为负值,但总果枝数可通过单株铃数对皮棉产量起较大促进作用,主茎节间长度可通过单株铃数或株高对皮棉产量起较大促进作用。经回归分析,不同组合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均对皮棉产量有正向显著影响,主茎节间长度、总果节数和总果枝数对皮棉产量的正向影响因不同组合存在差异,进一步明确了棉花产量育种的主攻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衣分不同陆地棉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J].
李成奇 ;
郭旺珍 ;
张天真 .
作物学报, 2009, 35 (11) :1990-1999
[2]   棉花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J].
韩永亮 ;
李世云 ;
杨玉枫 ;
孟庆树 ;
崔红印 .
河北农业科学, 2009, 13 (06) :22-23
[3]   新疆早熟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多项式趋势分析 [J].
刘昌文 ;
张燕 ;
宋义前 .
天津农业科学, 2008, (03) :11-16
[4]   棉花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J].
姜伟 ;
陆建农 .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01) :106-108
[5]   抗虫杂交棉农艺性状间相关和通径分析 [J].
曹雯梅 ;
黄爱云 ;
任景荣 ;
刘松涛 .
中国棉花, 2006, (07) :25-26
[6]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主要性状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分析 [J].
王治中 ;
刘秀菊 ;
李伟明 ;
林永增 .
棉花学报, 2004, (06) :328-332
[7]   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选育报告 [J].
王清连 .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3) :1-3+8
[8]   陆地棉杂交种皮棉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联度分析 [J].
冯复全 ;
吕双俊 ;
谢德意 ;
王付欣 .
中国棉花, 2004, (01) :16-18
[9]   建国以来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品种的遗传改良 Ⅰ.产量及产量组分性状的改良 [J].
张德贵 ;
孔繁玲 ;
张群远 ;
刘文欣 ;
杨付新 ;
许乃银 ;
廖琴 ;
邹奎 .
作物学报, 2003, (02) :208-215
[10]   性状相关分析在棉花育种上的意义附视频 [J].
冷苏凤 ;
何旭平 ;
潘光照 ;
张敏健 ;
蒋建兴 ;
承泓良 .
江西棉花, 1998, (0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