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细胞核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4
作者
刁现民
智慧
机构
[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石家庄
[3] 石家庄
关键词
粟; 细胞核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生; 花药开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粟几个细胞核雄性不育和雄性可育材料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提出了粟可育花药存在“开裂腔”的概念;ChA杂合显性雄性不育株的花药因不能形成“开裂腔”而不开裂.全不育材料338A和金大A为无花粉型败育;高不育型不育系蒜系28和350A败育于小孢子期,极个别小孢子能发育为成熟花粉;不同材料间药隔维管束的正常与否表现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谷子(Setaria italica)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发现 [J].
胡洪凯 ;
马尚耀 ;
石艳华 .
作物学报, 1986, (02) :73-78+147
[2]  
水稻(Oryza sativa L.)诱导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细胞学观察[J]. 卢永根,J.NeilRutger.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4(04)
[3]   太谷核不育小麦雄性败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研究 [J].
李祥义 ;
邓景扬 .
作物学报, 1983, (03) :151-156+217
[4]   棉花“洞A”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J].
汤泽生 ;
杜素琼 ;
王祖秀 ;
周整 ;
徐作英 ;
刘钰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1, (05) :47-51
[5]   谷子雄性不育系“蒜系28”的选育与利用 [J].
崔文生 ;
马洪锡 ;
张德勇 .
中国农业科学, 1979, (01) :43-46
[7]  
被子植物胚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胡适宜 著, 1982
[8]   ANATOMY AND CYTOLOGY OF MICROSPOROGENESIS I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ANGIOSPERMS [J].
LASER, KD ;
LERSTEN, NR .
BOTANICAL REVIEW, 1972, 38 (03)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