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检测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1
作者
桑威
闫冬梅
何徐彭
王莹
孙财
张哲
李振宇
徐开林
机构
[1]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幽门螺杆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8.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113例成人初诊ITP患者分为HP检测组52例(检测组)、HP未检测组61例(未检测组),14C呼气试验对检测组52例进行HP检测后分为HP(+)组、HP(-)组。所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进行ITP治疗(1 mg·kg-1·d-1,顿服),检测组中HP(+)患者同时给予抗HP治疗(三联方案,阿莫西林0.5 g,bid;奥美拉唑20 mg,bid;克林霉素0.5 g,bid)。检测不同时点患者血小板计数、CD8淋巴细胞,治疗6个月后评价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113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80%,未检测组为55.74%,检测组为88.46%(P <0.05)。检测组中,HP(-)和HP(+)在治疗2周后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和HP(+)的治疗有效率及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未检测组治疗2周后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比较亦升高,但明显低于检测组(P<0.05);6个月复发率增高(P<0.05)。检测组中,HP(+)组治疗前CD8比例增高比率大于HP(-)组,治疗后CD8比例恢复率亦大于HP(-)组。未检测组CD8比例增高率及CD8比例恢复率与检测组总体无差别(P>0.05)。结论 HP阳性在ITP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对于HP阳性患者进行抗HP治疗可以显著提高ITP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880 / 8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清IL-2、4、6、10和TNF-α、IFN-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李义德 ;
郑晓敏 ;
张晓春 .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 36 (08) :857-860
[2]   氨磷汀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ITP临床观察 [J].
蒋玉霞 ;
胡通林 ;
尹利明 ;
高瑞兰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02) :138-139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分析 [J].
马进标 .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10) :1542-1543
[4]   ITP患者NK细胞Fasl、Caspases-3和Caspases-8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J].
钟永根 ;
周国忠 ;
封蔚莹 ;
钟集伶 .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09) :1344-1345
[5]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陈霄峰 ;
梁小裕 ;
郏雪萍 ;
陈文芬 ;
林明增 ;
罗文达 .
浙江实用医学, 2013, 18 (01) :29-30+67
[6]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性分析 [J].
孙晓晗 ;
吕莹 ;
姜伟 ;
张秀秀 ;
陈霞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36) :7080-7082+7115
[7]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现状 [J].
李小倩 ;
张日 .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04) :664-666
[8]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123例分析 [J].
奎莉越 ;
寸树兰 ;
胥冀 ;
周敬静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 7 (02) :114-116
[9]  
谭勇,施瑞华,赵福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的荟萃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8):1894-1900
[1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J].
谭洁 ;
李汉冲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07) :883-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