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热处理对果蔬贮藏的效应

被引:15
作者
李正国
罗爱民
岳红
杨绍斌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北碚,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北碚,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北碚,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重庆北碚
关键词
果实硬度; 乙烯; PG; 烯烃; 伏令夏橙; 大久保桃; 呼吸速率; 呼吸强度; 多年生草本果; 番木瓜; 后热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09.3 [];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正>采后热处理技术最早出现于1920年,用来控制柳橙的腐烂,但后来由于化学药剂保鲜技术大为推广,使将这一技术没得到长进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及绿色食品知识的普及,化学药剂使用范围一定程度上被限制,热处理这一方法又被人们采用.所谓热处理即在采后适宜温度(一般在35℃一50℃)处理果蔬,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活动,降低酶的活性,来达到贮藏保鲜的效果.其处理方式有①热空气,②热蒸汽,③热水浸泡,④远红外线或微波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贮前短时高温处理对山楂果实的防腐效应 [J].
高愿军,孔谨,路建锋,许克勇,魏新军 ;
不详 .
食品科学 , 1995, (03) :66-67
[2]   短时升温对桃果实贮藏效应的影响 [J].
黄万荣 ;
白景云 ;
韩涛 ;
李丽萍 ;
李树臣 .
果树科学, 1993, (02) :73-76
[3]   桃成熟期间果实软化与果胶及有关酶的关系 [J].
周培根 ;
罗祖友 ;
戚晓玉 ;
吴邦良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2) :33-37
[4]   果实采收后在高温下的生理变化及其对贮藏的应用 [J].
王殿九 .
食品科学, 1990, (10) :55-59
[5]  
Jacobi.Conditioning lcensington Mango with bot air alleviaes,hot water disinfestation injuvies. Keryl. HortScienc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