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4月陆面状况和地表加热异常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被引:24
作者
于琳琳 [1 ,2 ,3 ]
陈海山 [1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双阳区气象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面状况; 地表加热; 中国夏季降水; 年际异常; 年际增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1—2002年GIMMS-NDVI资料、中国西部数据中心提供的雪深长时间序列数据集、中国753个测站降水资料及ECMWF再分析地表通量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4月植被覆盖、积雪异常与地表加热异常和与后期中国夏季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高原4月的陆面状况与同期的地表加热存在密切的联系,植被覆盖和积雪深度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高原植被覆盖(积雪)主要影响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从而改变高原地区的地表加热;高原地表加热和中国夏季降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就年际异常而言,前期高原地表加热异常与长江以南地区6月降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与7月降水的显著负相关区域主要位于华北、东北地区,与8月降水的显著负相关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上游及淮河一带。相比之下,前期高原地表加热与夏季降水的年际增幅异常之间存在更为密切的联系,即前期高原地表加热年际增幅异常与长江以南及西南部分地区6月降水年际增幅异常为负相关,而与7、8月降水年际增幅异常主要呈南正北负的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173 / 118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论短期气候预测的对象问题 [J].
王会军 ;
张颖 ;
郎咸梅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0, 15 (03) :225-228
[2]   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J].
曾红玲 ;
季劲钧 ;
吴国雄 .
大气科学 , 2010, (01) :1-11
[3]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J].
毛文书 ;
巩远发 ;
周强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291-1298
[4]   春季青藏高原加热异常对亚洲热带环流和季风爆发的影响 [J].
王同美 ;
吴国雄 ;
宇婧婧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S1) (S1) :92-102
[5]   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模拟研究 [J].
朱玉祥 ;
丁一汇 ;
刘海文 .
大气科学, 2009, 33 (05) :903-915
[6]   我国夏季降水与青藏高原春季NDVI的关系 [J].
范广洲 ;
周定文 ;
黄荣辉 ;
华维 ;
王永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4) :492-496
[7]   青藏高原地区地表热力异常与夏季东亚环流和江淮降水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397-406
[8]   用年际增量方法预测华北汛期降水 [J].
范可 ;
林美静 ;
高煜中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1) :1452-1459
[9]   青藏高原冬、春季植被特征及其对西南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华维 ;
范广洲 ;
周定文 ;
李洪权 ;
刘雅勤 ;
李学敏 .
气象科学, 2008, (04) :363-369
[10]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与地表热源及中国降水关系的初步分析 [J].
华维 ;
范广洲 ;
周定文 ;
倪长健 ;
李学敏 ;
王永立 ;
刘雅勤 ;
黄先伦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7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