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建租赁住房的利益影响机理与多中心治理机制

被引:20
作者
柴铎 [1 ]
林梦柔 [2 ]
范华 [3 ,4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4]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 集体土地; 租赁住房; 利益影响; 多中心治理;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8.08.019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福利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构建"五联动"模型,将集体租赁房的社会利益调整机理还原为土地和住房利益生产与分配的帕累托改进,推导集体租赁房最优供给量和最佳社会价值量的标准。进而设计政府、承租人、农村集体、利益集团多中心博弈竞合、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表明:集体租赁房存在正、负面效应和最优投入量区间{X1X2},不能作为农地改革根本方向;集体租赁房生产和分配均衡的找寻将决定其性质偏重于商品房或保障房,以及在承租人和村集体利益群体间的分配;多中心治理机制应包含权力、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三个子框架;应赋予地方制度和技术选择的自主权。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精明增长政策下美国城市多中心治理研究 [J].
张衔春 ;
马学广 ;
单卓然 ;
胡国华 ;
孙东琪 .
地理科学, 2017, 37 (05) :672-681
[2]   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的制度障碍及其突破 [J].
黄忠 ;
张彦西 .
经济体制改革, 2016, (02) :82-88
[3]   多中心治理视野下国内外保障性住房供应机制研究进展 [J].
李德智 ;
朱丽菲 ;
杜静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6) :64-69
[4]   集体土地建公租房的产生动因、潜在风险及规避路径 [J].
赵凯 ;
夏显力 ;
张佳静 .
农村经济, 2013, (04) :16-19
[5]   多中心治理理论与保障性住房的多元供给 [J].
谭禹 .
城市问题, 2012, (12) :63-67
[6]   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租金定价制度研究——基于经典李嘉图租金定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J].
汤磊 ;
李德智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2, (08) :41-42
[7]   对“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政策的法律思考 [J].
陈小君 ;
戴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3) :154-161
[8]   中国住房政策社会目标及供应体系重构的设想 [J].
程大涛 .
经济学家, 2010, (12) :50-57
[9]   城市化视角下北京农村居住用地非正规市场的形成机理 [J].
刘冉 ;
黄大志 ;
刘盛和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355-1368
[10]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