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口海区硝酸盐和盐度与浮游生物关系的探讨

被引:3
作者
阮金山
机构
[1]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量; 现存量; 浮游动物; 浮游生物; 闽江口; 营养盐; 硝酸盐;
D O I
10.14012/j.cnki.fjsc.1989.02.00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闽江是福建省最大的河流,年迳流量多年平均为615.7亿立方米。每年由于迳流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物质,使得闽江口海区海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都比较高。对于近岸及河口区海水中的硝酸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转移机理及化学形态的研究已经有过许多的论述。本文根据1981年1—12月福建省浅海滩涂自然资源调查的周年观测资料,对闽江口海区海水中硝酸盐、盐度的周年分布与浮游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发展该海区的水产养殖提供参考资料。材料与方法 1.观测采样站位如图1所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 [J].
程天文 ;
赵楚年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4) :460-471
[2]   珠江广州至虎门段水体中的营养盐 [J].
林植青 ;
郑建禄 ;
徐梅春 ;
陈金斯 ;
朱建华 .
热带海洋, 1985, (02) :52-59
[3]   长江口附近氮的地球化学 Ⅰ、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硝酸盐 [J].
顾宏堪 ;
熊孝先 ;
刘明星 ;
李延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1, (04) :37-46